7月21日,朝鲜《朝鲜新报》刊发了一则耐人寻味的报道:金日成综合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金光赫宣称“AI已进入朝鲜人民生活”。
这位金所长与朝鲜空军司令金光赫(김광혁)大将同名同姓,《朝鲜新报》很贴心地发布了这位金所长的照片,还告诉我们他今年41岁,不知道是不是担心外界把金所长和金司令搞混。
图左为金光赫所长,图右为金光赫司令。
这种“人体模型+电子屏”的组合,被朝鲜官方定义为“AI机器人”,引发了科技界的广泛质疑。
韩联社在后续调查中发现,该照片早在今年5月已被用作“24小时药房”宣传配图,当时并未提及AI功能。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ETRI)专家李相禹指出:“从技术特征看,它更接近90年代日本的自动售药机,而非真正的服务机器人。”
韩联社在后续调查中发现,该照片早在今年5月已被用作“24小时药房”宣传配图,当时并未提及AI功能。
在看似高调的AI宣传背后,是基础建设的严重滞后。
朝鲜官方近年多次宣布AI领域突破:2020年推出人脸识别系统,但韩联社实测显示其错误率超40%;2022年宣称自主研发“红星OS”支持AI应用,实际只是Linux修改版;2023年平壤科技大学开设AI专业,教材却仍以90年代理论为主。这些成果与薄弱的基础网络形成鲜明对比——全国互联网带宽仅1Gbps,相当于中国县级水平,普通民众无法访问国际网络,国内仅“光明网”可访问少量学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