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零件表面改性与弹性体复杂动力学过程研究
1. 钢铁零件表面处理与性能提升
1.1 表面处理实验结果
对钢铁样品进行石墨电极等离子弧表面处理,并加入质量分数为 0.5%的钼、3%的钒、0.3%的某种元素以及 2%的铬进行合金化。研究发现,顶层在 1mm 深度处的硬度为 644 - 1448MPa。上层之下是珠光体结构,在 1 - 2.2mm 的整个深度范围内,硬度为 927 - 1448MPa,最终急剧过渡到平均硬度为 700MPa 的中心层。中间层与母材之间的过渡区也像之前的样品一样逐渐减小,趋近于母材的硬度值。
等离子处理和合金化的整体效果可达 4.5mm 深度。由于在合金化复合物中添加了铬,不仅能成功将个别结构组件的硬度提高到 1448MPa,还能将其扩展到 3.2mm 的深度。
1.2 处理方法的优势总结
- 碳转移与表面饱和 :零件与石墨电极之间的电弧等离子体能够有效地实现碳的转移,使钢表面和产生的熔液达到饱和。
- 表面改性 :用石墨电极等离子弧处理钢表面,可以对表面进行改性,形成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的高密度结构。
- 性能提升 :使用石墨电极等离子弧对预先涂覆合金元素层的钢表面进行处理,不仅能提高表面硬度,还能压缩结构,改善零件的物理和机械性能。
- 通用性与适用性 :该方法具有通用性,适用于各种生产和使用条件。
- 高生产率 :在生产率方面,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