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边缘计算与面向能力的架构
1. 边缘计算的定义与特性
边缘计算是一种在数据生成或消费的上下文中进行的计算模式。它与云计算不同,云计算资源是集中管理的,可以租赁给客户,而边缘计算资源则更贴近实际物理环境,通常用于物联网(IoT)、智能城市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边缘计算的特性包括:
- 本地性 :边缘计算的结果仅在物理环境中具有意义,逻辑上,触发-响应循环最好在本地上下文中发生,以避免隐私问题和长延迟。
- 时间性 :数据需要在时间窗口内处理,确保即时响应。例如,自动驾驶汽车需要非常紧密的响应循环。
- 异质性 :边缘计算非常分散,涉及许多不同层面的参与者,包括云平台、电信公司、硬件制造商等。这导致了设备和系统的多样性。
1.1 边缘计算模型
边缘计算可以通过多种模型进行理解,例如“云-雾-露”模型和“近-远”模型。“云-雾-露”模型将计算资源分为云(集中管理)、雾(靠近用户的边缘设备)和露(直接在设备上运行的计算)。而“近-远”模型根据与云数据中心的接近程度划分边缘,近边缘资源更接近云,而远边缘资源更接近终端用户。
1.2 边缘计算场景
边缘计算适用于多种场景,包括物联网、硬件即服务(HaaS)、混合场景和5G场景。这些场景直接与物理世界交互,提供即时反馈和本地化价值。
物联网场景
物联网是边缘计算的一个特例,它涉及从多个设备中聚合数据,并从聚合视图中提取价值。典型的物联网场景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