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每个人的工作
1.陈宇杰 - 动作设计
计划完成的工作:
- 完成角色跳跃、翻滚、奔跑等动作的动画设计。
- 实现角色在不同状态间的切换功能(未采用状态机模型)。
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 动画与输入事件绑定时的时机问题。
- 不同状态切换中的动作流畅度未达到预期。
实际完成的工作:
- 设计并完成了角色的基本动作动画。
- 实现了角色的状态间切换,但状态机尚未应用到正式框架中。
2.杨三瑞 - 模式设计(状态模式)
计划完成的工作:
- 使用状态机模型替代大量的 if-else 结构优化代码逻辑。
- 绑定动画系统,使得状态切换能同步触发对应动画。
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 状态机逻辑复杂,初始设计未考虑部分极端状态。
- 动画系统与状态逻辑结合时存在延迟问题。
实际完成的工作:
- 基本完成状态机的设计,简化了代码结构。
- 成功实现动画与状态切换的部分同步功能。
3.王煜升 - UI设计
计划完成的工作:
- 设计游戏内UI框架,包括角色状态、背包/技能以及设置模块。
- 实现界面切换逻辑(通过键盘和鼠标操作)。
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 部分UI元素需要根据角色和道具设计进一步调整。
- 输入指令切换时的响应时间存在优化空间。
实际完成的工作:
- 完成了基本的UI框架设计。
- 实现了角色界面与设置界面的切换。
4.杨昌贵 - 道具设计
计划完成的工作:
- 实现投掷类道具的初始化及轨迹设计。
- 完成回旋镖类道具的初步功能实现。
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 回旋镖类道具的伤害逻辑尚未细化。
- 动画触发与道具状态绑定时存在问题。
实际完成的工作:
- 完成了投掷类道具的轨迹设计和动画绑定。
- 实现了回旋镖类道具的基础功能。
5.雷慕雨 - 地图设计
计划完成的工作:
- 收集地图相关素材,设计多样化地图风格。
- 编写地图交互的脚本并添加刚体、碰撞体等功能。
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 部分素材格式不兼容,需额外处理。
- 地图脚本中碰撞检测存在Bug,影响玩家体验。
实际完成的工作:
- 收集并整合了大量地图相关素材。
- 实现了地图样式设计并添加了基本交互功能。
6.邓子涵 - 程序化地图
计划完成的工作:
- 确定房间块结构及出入口位置。
- 确保房间连接的出入口匹配,删除中间墙体形成通道。
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 房间连接逻辑设计复杂,偶发错误连接。
- 创建任务序列时效率较低。
实际完成的工作:
- 确立了小房间块基础设计并完成出入口匹配。
- 生成了初步的关卡实例,任务序列图基本完成。
7.陈思宏 - 程序化地图
计划完成的工作:
- 设计和实现可配置的房间单元,包括多种出入口选项。
- 通过动态连接房间单元,构建完整的关卡布局。
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 房间单元的动态连接过程中存在兼容性和对接精度的问题。
- 在自动化生成关卡时,确保逻辑一致性和游戏平衡性具有挑战性。
实际完成的工作:
- 建立了基础的房间单元设计,并实现了多种出入口的配置。
- 一个初步的关卡生成器,能够根据预设的规则自动拼接房间,形成关卡。
8.王士祺 - 3D素材与粒子系统
计划完成的工作:
- 搜索合适的3D素材,探索3渲2技术的实现。
- 学习并初步应用Unity的粒子系统。
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 粒子特效的具体需求尚未明确,难以开展实际制作。
- 3渲2实现细节需进一步学习。
实际完成的工作:
- 完成了粒子系统基础学习。
- 收集了一些3D素材,但尚未开始深入整合。
- 燃尽图
三、例会的照片
四、每人的代码/文档签入记录
PlasticSCM变更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