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AN架构与安全基础设施解析
在当今企业网络中,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802.11技术的不断发展,WLAN架构也在持续演变。了解WLAN的逻辑平面、不同架构类型以及相关的管理和安全机制,对于构建高效、安全的无线网络至关重要。
1. WLAN的逻辑平面
在802.11环境中,WLAN的操作可分为管理平面、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这三个逻辑平面的功能会因WLAN架构类型和供应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 管理平面
- WLAN配置 :包括服务集标识符(SSID)、安全设置、无线多媒体(WMM)、信道和功率设置等。
- WLAN监控和报告 :监控第二层统计信息,如确认帧(ACKs)、客户端关联、重新关联和数据速率。还包括上层监控和报告,如应用程序可见性、IP连接性、TCP吞吐量、延迟统计和有状态防火墙会话。
- WLAN固件管理 :具备升级接入点和其他WLAN设备的最新供应商操作代码的能力。
- 控制平面
- 动态射频(Dynamic RF) :也称为无线电资源管理(RRM),为多个接入点提供协调的信道和功率设置。大多数WLAN供应商都实现了某种类型的动态RF功能。
- 漫游机制 :支持接入点之间的漫游切换,包括第三层(L3)漫游、维护客户端的有状态防火墙会话以及转发缓冲数据包。还可以使用快速安全漫游机制,如机会密钥缓存(OKC)和快速基本服务集转换(FT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