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自组织网络服务差异化的新型退避算法及超宽带无线个域网功率感知协议
1. 802.11 DCF 分析与 RWBO+BEB 算法
在 802.11 DCF 中,数据包传输完成后,若传输成功,站点会从 0 到 CWmin 中均匀选择一个时隙作为退避计时器;若传输失败,则从 0 到 $2^{i - 1} \times CW_{min}$ 中均匀选择一个时隙。当特定退避时隙内无介质活动时,退避计时器以 aSlotTime 递减。这种退避算法使得 PDoSS 在 $[0, CW_{min} - 1]$ 和 $[2^{i - 1} \times CW_{min}, 2^{i} \times CW_{min} - 1]$ 范围内随时隙编号增加呈线性下降。这里的 m 是最大退避阶段,在 802.11 DCF 中默认值为 5。
为实现均匀的 PDoSS,提出了 RWBO+BEB 退避算法。该算法中,传输成功后站点选择时隙 w0 - 1,失败则选择 $2^{i - 1} \times CW_{min}$。若特定退避时隙内无介质活动,退避计时器以概率 pw 递减 aSlotTime;若在退避时隙中检测到介质繁忙,退避计时器暂停,直到介质空闲 DIFS 周期后恢复。为简化,令竞争窗口 w 等于 CWmin,pw 为行走概率,w 和 pw 的组合决定了新算法的性能。
与 802.11 DCF 相比,RWBO+BEB 能大幅降低数据包碰撞概率,更高效地利用信道,降低数据包延迟抖动。
2. p - RWBO 的基本思想
p - RWBO 的基本思想是不同优先级的站点使用不同的行走概率 pw。给定归一化吞吐量 S 和 N 个站点的带宽比 r = [r1, r2,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