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2.11 第二层动态加密密钥生成解析
1. 加密密钥概述
在无线网络通信中,加密密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于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802.11 - 2012 标准定义了用于加密的 PTK(Pairwise Transient Key,成对临时密钥)和 GTK(Group Temporal Key,组临时密钥),它们可以是 CCMP/AES 或 TKIP/ARC4 加密方式。GTK 用于单个认证器与所有与之通信的请求者之间。
2. 4 - 路握手协议
4 - 路握手协议是生成用于单播传输加密的成对临时密钥(PTK)和用于广播/多播传输加密的组临时密钥(GTK)的最终过程。在 802.1X/EAP 认证完成后,接入点发送 EAP - Success 帧,随后便可发起 4 - 路握手。认证过程已生成主密钥(PMK 和 GMK),4 - 路握手将利用这些主密钥派生临时密钥。
在详细了解 4 - 路握手过程之前,先明确几个关键术语:
- 伪随机函数(PRF) :用于对各种输入进行哈希处理,以派生伪随机值。
- 随机数(Nonce) :仅生成一次的随机数值,与给定的加密密钥相关联。在 4 - 路握手中,有认证器随机数(ANonce)和请求者随机数(SNonce)。
生成成对临时密钥的公式为:
PTK = PRF (PMK + ANonce + SNonce + AA + SPA)
其中,AA 是认证器的 MAC 地址,SP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