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4月份出的,算是比较新的 (见http://www.china-pub.com/195439)
买来看是因为自己在代码跨平台移植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编译与链接问题,而自己对这一大块领域又没什么学习和经验,所以在做项目时很是无从下手的感觉
当时在优快云新书推荐里看到这本,觉得内容正是自己想要了解的东西,就买了。
现在读了快一半,觉得真是不错。
也难怪被china-pub中销售量颇佳--09年度畅销榜NO.7
拿出来推荐的理由主要有三个:
1. 内容如书的副标题:链接,装载, 库。
它不是本技术指南,而主要通过简单的例子来探讨了在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上,程序内在的运行的机制。它通过实例对很多枯燥的概念及原理,如ELF/PE,动态链接,共享库等等, 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释。
2. 80后的作者:俞甲子和石凡
两人都是浙大的研究生。作为同龄人,看到这种作品,还是十分佩服作者在这块的经验与积累。特别是能把各种技术有条理的组织起来,写成一本书,而不是简单的博文集锦,就需要作者对所涉及知识的深入理解。潘爱民在其为本书所作的序 (http://blog.youkuaiyun.com/panaimin/archive/2009/02/18/3907678.aspx)中对二人也是赞誉有加。
3. 写作风格简单生动,不追求技术深度,点到为止。
因为很多章节源出作者在其技术博客上的文章,所以读起来很生动,不像教科书写得那么教条。好像作者就跟平时在BBS上回答问题一样把各个概念和原理的要点都提到了。技术上没有把所有的术语和技术问题都展开。但是,它已经很恰如其分的切中了问题的要害,指出了问题的关键,读者若出于需要可以自己根据这些“关键词”去自行的深入学习。很有提纲挈领,指点迷津的作用。
最后再多说一句,关于书名多少有点争议:程序员的”自我修养“
我曾经一直认为,作为一个程序员的修养,应该重点在于编程风格上。
但是,通过看这本书,仔细想想,理解了程序的编译和运行过程背后所涉及的各种技术的话,那算作程序员的”内功“吧。内力深厚了,其修养也就自然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