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损伤与基准测试:不同水印技术的性能分析
1. 攻击类型与水印影响
在多媒体资产的水印处理中,不同类型的攻击对水印的影响差异显著。恶意攻击可分为有信息恶意操作和盲目恶意操作等。例如,几何操作虽不会严重破坏水印信号,但会使水印极难被发现;而有信息操作则旨在彻底去除水印,使资产中不留痕迹。
对于攻击影响的处理,我们关注能否反转攻击效果。若可以反转,原则上能设计水印系统,借助额外的引导信息估计攻击并进行反转,这常用于处理几何操作。若无法反转,则需寻找其他解决方案。
2. 衡量水印的显著性与攻击强度
为了比较基于不同嵌入和恢复规则、在不同宿主域中运行的水印系统,需要定义一组通用、客观的参数。
- 误检和漏检概率以及误码率 :作为比较的基础。
- 数据与水印比率(DWR) :用于衡量水印的显著性,即宿主特征功率与水印功率之比。其计算公式如下:
- 具体资产和水印的 DWR 定义为:$DWR = \frac{\sum_{i} f_i^2}{\sum_{i} w_i’^2}$
- 为得到算法显著性的全局度量,考虑资产特征和水印信号的平均功率:$DWR = \frac{E[\sum_{i} f_i^2]}{E[\sum_{i} w_i’^2]}$
- 若 f 和 w’ 为平稳序列,且宿主特征和水印均值为零,可简化为:$DWR = \frac{\sigma_f^2}{\sigma_{w’}^2}$
- 水印与噪声比率(WNR) :衡量攻击强度,即水印功率与攻击引入噪声功率之比。设 $f_w’$ 为受攻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