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供体-π-受体(D-π-A)生色团作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智能材料的应用

供体-π-受体(D-π-A)生色团作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智能材料的应用

1.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概述

OLED是一种在施加低于5V的外部电流时能够发光的器件。它是一种薄膜(100nm - 500nm)固态有机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由夹在两个电极(阴极和阳极,其中一个是透明的)之间的一层薄的柔性有机电致发光物质(一种有机化合物)组成。当电流通过有机化合物薄层时,它就会发光。

OLED也被称为有机电致发光(有机EL),具有许多有益的特性:
- 响应时间快
- 发光效率高
- 能耗极低
- 重量轻且成本效益高
- 可用于制造可折叠或平面显示器

OLED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显示屏,如桌面显示屏、移动显示屏、手持游戏机、智能手表、大型计算机显示器和便携式电器等。与基于PN二极管的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相比,OLED具有更快的性能、更低的耗电量和更高的效率;与磷光显示器相比,OLED也更具优势。

OLED的发展历程丰富多样。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南锡大学的Andre Bernanose在对吖啶橙染料施加高交流电压时,观察到了第一种电致发光有机材料。此后,不同的研究人员在不同时期开发出了各种先进的OLED。OLED通常可分为小分子和聚合物基OLED。Ching W. Tang团队于1987年合成了第一种基于小分子(蒽、萘、苯)的OLED;1983年,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NPL)的Roger Partridge制作了第一种基于聚合物的LED,但这些LED存在导电性低和电子注入困难的局限性。

OLED根据电极之间有机电致发光物质的使用情况,可分为单层或多层。典型的OLED器件由不同的层组成,如

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多个固定翼无人机一致性控制(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基于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的多个固定翼无人机一致性控制”展开,采用Matlab代码实现相关算法,属于顶级EI期刊的复现研究成果。文中重点研究了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在多无人机系统中的一致性控制问题,通过构建固定翼无人机的动力学模型,结合分布式协同控制策略,实现多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的轨迹一致性和稳定协同飞行。研究涵盖了控制算法设计、系统建模、优化求解及仿真验证全过程,并提供了完整的Matlab代码支持,便于读者复现实验结果。; 适合人群:具备自动控制、无人机系统或优化算法基础,从事科研或工程应用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自动化、航空航天领域的研发工程师;熟悉Matlab编程和基本控制理论者更佳;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多无人机协同控制系统的算法研究与仿真验证;②支撑科研论文复现、毕业设计或项目开发;③掌握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方法,提升对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的理解与实践能力; 阅读建议:建议结合提供的Matlab代码逐模块分析,重点关注DMPC算法的构建流程、约束处理方式及一致性协议的设计逻辑,同时可拓展学习文中提及的路径规划、编队控制等相关技术,以深化对无人机集群控制的整体认知。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