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女权主义理论、超现实主义与芬兰女权先锋派小说
在文学的长河中,女权主义文学一直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女性解放的重要力量。本文将探讨两位不同作家的作品,包括卡琳·莫(Karin Moe)对超现实主义的运用,以及玛丽亚娜·扬蒂(Mariaana Jäntti)和莫妮卡·法格霍尔姆(Monika Fagerholm)的芬兰女权先锋派小说,揭示这些作品在女权主义表达和文学创新方面的独特价值。
卡琳·莫与超现实主义
安德烈·布勒东(André Breton)的《超现实主义宣言》中,女性被间接排除在超现实主义运动之外。布勒东提及女性时,将她们描绘成欲望和控制的对象。例如,他描述超现实主义者的梦幻城堡时,周围陪伴的人物皆为男性,最后才提到“美丽的女人”,且超现实主义的幻想还包括对女性的掌控。
这种对女性的描绘可能触发了卡琳·莫对超现实主义的兴趣。从西苏(Hélène Cixous)的观点来看,布勒东的宣言体现了父权中心写作对活跃女性的忽视。莫对超现实主义的引用可被视为一种符号性的反抗,是在象征秩序内部的反叛。
西苏强调,问题不在于女性作家数量少,而在于大多数女性写作与男性写作无异,她们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传统女性形象的复制。以莫的诗歌标题“Materalienasjon i bokstaveleg forstand”为例,从字面看,这首诗可能是与“母亲”(拉丁语中的“mater”)的决裂,即与挪威女权主义传统的断裂。“Dikt til tørk i sol og språk”和几年后的“MORDATTER”也涉及母女关系及与母亲的分离。
格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认为,创作形式的差异使每一代人的作品与众不同。莫的《性别文字》(Kjønnskrift),尤其是“Materaliensjon i bokstaveleg forstand”,代表了新一代女权主义的新形式。在这种新女权主义中,女性身体成为核心,莫对身体和性的关注成为反复出现的主题。
莫虽未明确界定女性写作的定义,但她的《性别文字》源于西苏的写作理念,具有实际的政治目标,即增强女性地位、扩大女性自由。文切·拉森(Wenche Larsen)认为,莫此时更接近历史先锋派,她对诗歌、女性和身体的关注,使其成为先锋派作家,且诗歌与生活紧密相连。
芬兰女权先锋派小说
艺术史学家格里塞尔达·波洛克(Griselda Pollock)指出,前卫艺术史中通常缺少女性的身影,但芬兰早期文学前卫派的历史构建有所不同,女性作家一直是重要代表,如伊迪丝·索德格朗(Edith Södergran)和哈加尔·奥尔森(Hagar Olsson)。
芬兰20世纪80 - 90年代的前卫派文学作品较少,本文聚焦于玛丽亚娜·扬蒂1986年的《Amorfiaana》和莫妮卡·法格霍尔姆1998年的《Diva》。这两部小说虽使用不同语言,但有诸多共同特征。
作品的接受情况
- 《Diva》 :在芬兰和瑞典报纸的评论中,被视为与北欧女性文学截然不同的作品。评论家对其形式和内容感到震惊和困惑,甚至认为它需要一场阅读策略的革命。
- 《Amorfiaana》 :芬兰的评论强调其新颖和独特,如告别芬兰散文的现代主义传统、与众不同等。尽管评论总体积极,但扬蒂本人提到当时媒体的负面反应,如被要求暴露个人生活、受到女性杂志攻击等。不过,该小说在日报文化版仍受到好评,被与实验文学和前卫派联系起来。
文学风格与运动关联
许多学者将这两部小说与实验文学前卫派联系起来。前卫派强调政治激进主义,而实验文学倾向于通过特定写作程序扩展知识和艺术实践边界,二者概念差异相对,本文不做区分,而是强调它们的女权先锋派特质。
女权主义文学本身是一种解放实践,旨在为女性主体提供文学表达并改变现实中的性别政治。苏珊·鲁宾·苏莱曼(Susan Rubin Suleiman)提出“完全前卫派”的隐喻,指实验性女性写作和展现女性主体性的女性艺术家。
这两部小说的共同之处包括:
-
女权先锋派意识
:体现了女权主义与先锋派的结合。
-
与后现代主义的联系
:《Amorfiaana》被研究为融合了魔幻现实主义和后现代叙事,《Diva》被视为后现代异托邦小说。后现代主义小说实验个体和世界模型,这两部小说也实验故事世界的创造。
-
对意义生成过程的实验
:克莱尔·科尔布鲁克(Claire Colebrook)区分了两种看待后现代主义的方式,这两部小说通过创造独特的世界和语言,专注于世界模型和意义生成。
两位作者都意识到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的语言理论,她们的写作属于符号性写作,具有节奏、语调等特征。同时,她们的写作与西苏提出的“女性写作”相关,虽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节奏的重要性。此外,两部小说都将年轻女孩置于事件中心,以成年读者为对象,这本身就是一种女权先锋派行动。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mermaid流程图,展示这两部芬兰小说的特点关联:
graph LR
A[芬兰女权先锋派小说] --> B[女权先锋派意识]
A --> C[与后现代主义联系]
A --> D[对意义生成过程实验]
B --> E[体现女权与先锋结合]
C --> F[实验故事世界创造]
D --> G[创造独特世界和语言]
总的来说,这些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们以独特的方式推动了女权主义文学的发展,为女性写作和表达开辟了新的道路。
法国女权主义理论、超现实主义与芬兰女权先锋派小说
两部小说的深入剖析
《Amorfiaana》的独特之处
《Amorfiaana》在多个方面展现出其独特性。从叙事结构来看,它告别了芬兰散文的现代主义传统,采用了一种打破常规的叙事方式,让读者难以按照传统的阅读习惯去理解和把握故事的走向。
在语言运用上,扬蒂的语言具有高度的诗意,通过呈现出强烈的节奏冲动,使文字充满了韵律感和音乐性。这种语言的运用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为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
从主题方面分析,该小说将年轻女孩置于故事的中心,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女孩的内心世界和成长历程。这种以年轻女孩为核心的叙事方式,在当代芬兰文学中是较为少见的,体现了作者对女性成长和女性意识的关注。
以下是《Amorfiaana》的特点总结表格:
|特点|具体表现|
| ---- | ---- |
|叙事结构|告别现代主义传统,打破常规叙事|
|语言运用|高度诗意,具有节奏冲动|
|主题|以年轻女孩为中心,关注女性成长|
《Diva》的创新亮点
《Diva》同样在形式和内容上有着显著的创新。在形式上,它的独特性让评论家们感到震惊和困惑,甚至引发了关于阅读策略的讨论。它不满足于传统的文学形式,而是要求一种革命性的阅读方式,这也体现了作品的先锋性。
内容方面,小说通过创造独特的故事世界和运用特殊的语言表达,对意义生成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实验。法格霍尔姆通过不断重复单词和短语,营造出一种特殊的节奏效果,使作品充满了独特的韵味。
《Diva》的创新点列表如下:
1. 形式上要求革命性的阅读策略。
2. 内容上创造独特故事世界,实验意义生成。
3. 语言运用上通过重复单词和短语营造节奏效果。
两部小说与女权先锋派的深层联系
这两部小说与女权先锋派有着紧密的深层联系。从理论层面来看,它们都受到了法国女权主义理论的影响,如朱莉娅·克里斯蒂娃的语言理论和西苏的“女性写作”概念。
在实践方面,两部小说通过各自独特的方式,展现了女权先锋派的特质。它们将女性的身体、情感和意识等方面融入到作品中,打破了传统文学中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为女性的表达提供了新的途径。
以下是一个mermaid流程图,展示两部小说与女权先锋派的联系:
graph LR
A[《Amorfiaana》与《Diva》] --> B[受法国女权理论影响]
A --> C[展现女权先锋派特质]
B --> D[克里斯蒂娃语言理论]
B --> E[西苏“女性写作”概念]
C --> F[打破女性刻板印象]
C --> G[提供女性表达新途径]
总结与展望
《Amorfiaana》和《Diva》这两部芬兰女权先锋派小说,以其独特的形式、创新的内容和深刻的主题,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们不仅体现了女权主义与先锋派的结合,也为当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未来的文学创作中,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作家借鉴这两部小说的经验,继续探索女性写作的可能性,推动女权主义文学不断向前发展。同时,读者也可以从这些作品中汲取力量,更加关注女性的权益和发展。
总之,这两部小说是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们的价值和意义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彰显。
超级会员免费看
3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