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丹麦 80 年代艺术与诗歌中的先锋派痕迹

丹麦 80 年代艺术与诗歌中的先锋派痕迹

1. 丹麦 80 年代艺术家与先锋派策略

1.1 De Unge Vilde 与先锋派策略

De Unge Vilde 采用了与 60 年代先锋派类似的策略。Guy Debord 鼓励对商业输入流进行“挪用”(détournement),即通过颠覆性的再循环进行反抗。De Unge Vilde 可能对 1968 年一代的革命激情进行了自己的“挪用”,揭示出曾经具有革命性的事物已被同化并融入商业主流。

1.2 《Das Zeug》:艺术的模仿手册

Christian Lemmerz 在 1986 年出版的《Das Zeug》体现了多种先锋派倾向。这本书包含了 Lemmerz 作品的黑白照片以及他赋予特定材料的意义列表,可被视为其艺术作品的“手册”。他的作品包括表演、现成品以及非传统和反美学的材料,如油脂、头发、破旧家具和聚氨酯泡沫。

作品特点 详情
材料选择 油脂、头发、破旧家具、聚氨酯泡沫等
艺术形式 表演、现成品

其中,1984 年的作品《Weihnachtsbaum》(圣诞树)与 Joseph Beuys 1964 - 1965 年的雕塑《Drei verlorene plastische Situationen/The Needles of a Christmas Tree》有惊人的相似之处。Beuys 以其表演与讲座相结合、赋予材料高度个人化的象征和神秘意义而闻名。德国文学评论家 Peter Bürger 将 Beuys 描述为“先锋派结束后的先锋派艺术家”。

1.3 Lemmerz 对先锋派实践的重复与模仿

Lemmerz 在《Das Zeug》中列出材料时,刻意提及先锋派的最新表现。然而,他与 Beuys 的风格截然不同。Beuys 复杂且极具智慧,而 Lemmerz 则故意过度简化和粗俗。例如,Beuys 用蜂蜜和黄金覆盖头部以说明生动的思维和思想的转变,而 Lemmerz 用人造黄油做婴儿,将巧克力描述为“像屎一样棕色,非常甜”,还玩文字游戏将包裹描述为后现代主义的代表。

这种模仿揭示了当代对 60 年代先锋派偶像 Joseph Beuys 崇拜的空洞和人为构建性,创造了一种嘲讽的元先锋派,为艺术家的作品增添了更复杂的层次。Lemmerz 不仅重新演绎了与先锋派相关的一些实践,还将自己定位为后先锋派的“扫兴者”,既是先锋派的批评者,也是新先锋派的代表。

graph LR
    A[Beuys] --> B[复杂且具智慧]
    A --> C[赋予材料神秘意义]
    D[Lemmerz] --> E[过度简化和粗俗]
    D --> F[模仿 Beuys 揭示空洞性]

1.4 对 Beuys 的批判与“元 - 元先锋派”

Lemmerz 对 Beuys 的模仿可被视为对前辈艺术家主导地位的反抗。但他并非第一个对 Beuys 持批判态度的人,艺术史学家 Benjamin Buchloh 在 1980 年就对 Beuys 发起了攻击。Lemmerz 选择在商业画廊 Galleri Specta 出版《Das Zeug》,旨在反抗将 Beuys 作品纳入其宏大叙事的艺术机构,侵蚀了 Beuys 作为叛逆者和“先驱者”的地位。

除了 Lemmerz,Erik A. Frandsen、Claus Carstensen、Kehnet Nielsen 和 Lars Ravn 等人的作品也体现了类似的反抗态度。De Unge Vilde 在艺术机构的框架内扮演后先锋派的角色,这种反抗更加挑衅,他们的立场既不是“过渡性”“复古性”,也不能简单归结为“元”先锋派,而是一种新的“元 - 元先锋派”。

2. 丹麦 80 年代诗歌中的先锋派策略

2.1 诗歌复兴与先锋派策略

80 年代初,丹麦文学界对诗歌这一相对边缘的体裁产生了不寻常的兴趣复兴,一群年轻诗人的早期作品受到了广泛关注。当时,他们的写作主要被视为回归象征主义表达,以回应前十年政治化的诗歌。但从后来的角度看,他们的一些美学实验可以被视为先锋派策略的延续。

Michael Strunge 和 Søren Ulrik Thomsen 等诗人强调艺术表达的美学方面,以此作为对前十年更现实主义和注重内容的文学的反应。他们探索了各种形式,采用了先锋派传统中在当代背景下有用的元素,使一些可识别的先锋派形式成为风格碎片化的后现代表达的一部分。

2.2 近期批评与诗歌特点

评论家 Marianne Stidsen 在 2008 年的《En bog om Michael Strunge》中质疑了对这组诗人作品的普遍接受。以往的接受强调他们的写作是主观表达,诗歌复兴被视为对说话声音和个人体验的关注回归,如 Pia Tafdrup 的“身体现代主义”(Kropsmodernisme)。但 Stidsen 指出 Strunge 写作中的多声部性。

她认为,直到 90 年代末占主导地位的视角通常关注 Strunge 等诗人对浪漫 - 现代主义风格的重新发现,主要是中心抒情诗,强调与破碎、不和谐的主体相关,远离平淡的社会日常生活,追求更深层次、内在、梦幻或非理性的现实,以及由复杂图像模式和矛盾意义构建组成的独特语言。而 Strunge 的作品打破了中心抒情诗的标准,展现出激进的开放性、分散性、异质性和多声部性。

以往视角 Stidsen 观点
强调主观表达 指出多声部性
关注身体体验 打破中心抒情诗标准

2.3 Michael Strunge 与超现实主义

Michael Strunge 的第二本书《Fremtidsminder》(《未来的记忆》,1980)明确参考了超现实主义传统。封面插图是超现实主义艺术家 Jørgen Boberg 的画作,展示了一个女性形象,其身体置于两个不同的景观中,体现了理性智力与潜意识之间的分裂。书中一些诗歌的标题如“Se”(看)、“Øjne”(眼睛)和“Syner”(幻象),使用了超现实主义的意象,以及科幻元素,使其与该群体诗歌中通常强调的象征主义灵感有所区别。

超现实主义在 20 世纪 30 年代被引入丹麦,主要平台是先锋派杂志《Linien》。Gustaf Munch - Petersen 是受超现实主义影响的丹麦诗人之一,也是 Michael Strunge 的灵感来源。Strunge 强调 Munch - Petersen 的诗歌比战后围绕文学杂志《Heretica》的一代诗人的作品更有价值。

Strunge 的作品中持续关注梦境和无意识。例如,作品《VI FOLDER DRØMMENS FANER UD》(《我们展开梦想的旗帜》)表达了梦想和潜意识的政治潜力,将梦想与反抗联系起来。诗中“Revolte”(《反抗》)提到“我将在城市崎岖的墙壁上涂上梦想游击队员的口号!”,以及标题诗《DRØMMENS FANER》的开头“我们是梦想的旗手,尽管我们的天真带着日常斗争的深深伤痕”。

另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是将孩子视为自发创造力的理想代表,这与超现实主义思维和精神分析有关。在《DRØMMENS FANER》中提到“用未受污染的童年经历,我们为转变的人们建造房屋”,在《Revolte》中“孩子们像阳光下的花朵一样真正展开,他们的游戏用不得体的发型和服装征服了沉闷的房子”。

2.4 自动写作策略

超现实主义的观点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写作风格,即艺术家记录非理性潜意识的声音,写作成为一种“秘书”活动,直接传达日常语言背后的语言,无需翻译或解释,这种写作策略被称为“自动写作”。André Breton 在其超现实主义宣言中对“自动主义”的定义为:“以纯粹的状态进行心理自动主义,通过口头、书面或任何其他方式表达思想的实际运作。由思想主导,不受任何理性控制,不受任何美学或道德关注的影响。”

Michael Strunge 在后期作品《Nigger 1》和《Nigger 2》中的部分写作实践可被视为这种写作类型的例子,说话主体将自己认同为被排斥者,如“Ja! // Jeg er neger. //”。

graph LR
    A[Michael Strunge] --> B[参考超现实主义传统]
    B --> C[使用超现实意象和科幻元素]
    A --> D[关注梦境和无意识]
    D --> E[表达梦想与反抗联系]
    A --> F[采用自动写作策略]

丹麦 80 年代的艺术和诗歌领域都展现出了与先锋派传统的联系。艺术家和诗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借鉴和发展先锋派策略,为当时的艺术和文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思考。无论是 Lemmerz 对先锋派偶像的模仿与批判,还是 Strunge 对超现实主义的运用和自动写作的尝试,都体现了这一时期艺术和文学的多元性和创新性。

3. 先锋派策略在丹麦 80 年代艺术与诗歌中的意义与影响

3.1 艺术领域的先锋派策略意义

在丹麦 80 年代的艺术领域,先锋派策略的运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首先,像 Lemmerz 对 Beuys 的模仿和批判,打破了艺术界对传统先锋派偶像的盲目崇拜。这种行为促使艺术界重新审视先锋派的本质和价值,不再将某些艺术家的作品和理念奉为圭臬。

其次,元 - 元先锋派的出现,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它不再局限于传统先锋派的形式和理念,而是以一种更加复杂和嘲讽的方式对先锋派进行反思和再创造。这使得艺术作品更加具有深度和层次感,能够引发观众对艺术本身以及艺术与社会关系的深入思考。

再者,De Unge Vilde 等艺术家在商业画廊等艺术机构内部进行反抗,表明艺术与商业之间的关系并非对立。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利用商业机构的资源和平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又能够对艺术机构的既定规则和观念进行挑战,推动艺术的发展和变革。

3.2 诗歌领域的先锋派策略意义

在诗歌领域,先锋派策略的延续为丹麦诗歌带来了新的活力。超现实主义元素的运用,如 Strunge 作品中对梦境、无意识和幻想的描绘,使诗歌摆脱了传统诗歌的束缚,开拓了新的表现空间。这种对潜意识的探索,让诗歌更能够触及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自动写作策略的采用,打破了传统诗歌创作中理性的控制,使诗歌更加自然和真实地表达出作者的内心世界。这种写作方式强调思想的自由流动,避免了过多的修饰和雕琢,让诗歌更具有原始的生命力。

3.3 先锋派策略对当代艺术与诗歌的影响

先锋派策略在丹麦 80 年代艺术与诗歌中的运用,对当代艺术和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艺术创作方面,它启发了当代艺术家更加注重对传统的反思和创新,不再盲目跟从既定的艺术模式。艺术家们开始尝试将不同的艺术元素和理念进行融合,创造出更加独特和多样化的作品。

在诗歌创作方面,丹麦 80 年代诗人对先锋派策略的运用,为当代诗人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和方法。当代诗人可以借鉴超现实主义的意象和自动写作的方式,丰富诗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使诗歌更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读者的需求。

领域 意义 影响
艺术 打破盲目崇拜,带来新创作思路,挑战艺术机构规则 启发当代艺术家反思创新,融合不同元素
诗歌 开拓表现空间,自然表达内心世界 为当代诗人提供创作思路和方法

3.4 先锋派策略的发展趋势

从丹麦 80 年代艺术与诗歌中先锋派策略的运用可以推测,未来先锋派策略将继续发展和演变。在艺术领域,可能会出现更加多元化和跨学科的先锋派形式。艺术家们可能会结合科技、社会现象等元素,创造出更加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的作品。

在诗歌领域,先锋派策略可能会与其他文学流派进一步融合,形成新的诗歌风格。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变化,诗歌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可能会更加深入,先锋派策略将成为诗人表达社会批判和思考的重要手段。

graph LR
    A[丹麦 80 年代先锋派策略] --> B[艺术领域]
    A --> C[诗歌领域]
    B --> D[打破崇拜,创新思路,挑战规则]
    B --> E[影响当代艺术创作]
    C --> F[开拓空间,自然表达]
    C --> G[影响当代诗歌创作]
    D --> H[未来多元化跨学科发展]
    F --> I[未来与其他流派融合]

4.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丹麦 80 年代的艺术和诗歌领域在先锋派策略的影响下呈现出独特的风貌。在艺术方面,Lemmerz 等艺术家通过对传统先锋派的模仿和批判,创造了元 - 元先锋派,揭示了艺术界对先锋派偶像崇拜的空洞性,为艺术作品增添了复杂层次。在诗歌方面,Michael Strunge 等诗人借鉴超现实主义和自动写作策略,使诗歌摆脱传统束缚,开拓了新的表现空间,展现出多声部性和独特的思想内涵。

4.2 展望

未来,先锋派策略在艺术和诗歌领域仍将发挥重要作用。艺术创作可能会更加注重与社会现实的结合,通过先锋派策略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诗歌创作可能会进一步融合不同的文学元素,形成更加丰富多样的诗歌风格。同时,先锋派策略也可能会在其他领域得到应用和发展,为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总之,丹麦 80 年代艺术与诗歌中的先锋派策略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让我们看到了艺术和文学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的无限可能。我们应该从中汲取灵感,推动当代艺术和诗歌的持续进步。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 博主筛选后可见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