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朋克年代:艺术的兴衰与反思
朋克与青年之家的冲突
在一场演出中,N. Unruh想用Kango锤子改造阳台的灰泥,他认为这是对资产阶级建筑的批判。然而,这一举动却引发了与青年之家朋克们的严重冲突。朋克们没收了锤子,向他扔瓶子,还砸了窗户、划破了乐队巡演车的轮胎。N. Unruh表示没想到大家对这房子感情这么深,在巴黎卢浮宫使用锤子时,人们还让他在洞上签名。2005年青年之家最佳音乐会合集发行时,乐队参与的条件是在曲目列表后加上“(我们想要回Kango锤子!)”。
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朋克的幽默、破坏和艺术性,也展示了BZ运动(丹麦的占领运动)和新兴的自治场景所培养的战斗精神。当时的朋克在逐渐演变,青年之家中的朋克少了些黑暗颓废、性手枪式的享乐主义和“没有未来”的口号,但这些场景仍紧密交织。正如Sune Carlsson Kølster所说,朋克是最早来到青年之家,也是最后离开的,该建筑在2007年经过与警方的暴力抗议和冲突后被拆除。
朋克与绘画的融合
朋克运动将二十世纪文化中常见的跨流派、跨媒介和艺术家、音乐家、诗人之间的合作提升到了新高度。朋克本质上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生活方式,是生活即艺术、派对即艺术。最初,朋克主要表现为朋克摇滚、日常表演、涂鸦、人体艺术、设计和时尚,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朋克进入了绘画领域。
丹麦的画家们被称为“Unge Vilde”(年轻的狂野者),他们借鉴了德国的“Junge Wilde”或“Neue Wilde”,并将朋克美学带入绘画。他们很快在艺术市场上崭露头角,与德国、意大利和美国的同行一起被归为“新表现主义”或“坏绘画”。许多“坏画家”试图重现朋克摇滚的氛围,如柏林的Helmut Middend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