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与现代密码学中的数据加密标准解析
1. 密码学基础概念与Feistel密码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企业保护敏感数据至关重要。Feistel密码是一种知名的密码学设计概念,能助力企业实现这一目标。强大的加密密码应具备阻止黑客在没有密钥或密钥集的情况下,即便知晓密码算法也无法破译明文的能力。
为进一步防止威胁行为者窃取或泄露敏感信息,企业除采用此密码模型外,还应实施多层网络安全计划。其中,令牌化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用唯一的随机生成数字令牌替代原始数据,并通过安全的云平台处理和存储令牌化数据。一旦发生数据泄露,黑客获得的也只是毫无有用信息的令牌。
2. 数据加密标准(DES)的工作原理
2.1 DES的基本结构与操作
DES加密过程中存在初始和最终的逆置换,即IP和FP(IP可“撤销”FP的操作,反之亦然)。这两个置换虽无加密意义,但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它们便于将数据块加载到基于8位的硬件上。
在主轮加密前,数据块会被分成两个32位的半块,并交替处理,这种交叉处理方式被称为Feistel方案。Feistel结构确保了加密和解密操作相对一致,唯一的区别在于解密时子密钥的使用顺序相反。整个算法始终保持一致,这大大简化了实现过程,尤其是在硬件方面。
2.2 Feistel函数的四个阶段
Feistel函数每次处理一个半块(32位),分为四个阶段:
1. 扩展(Expansion) :通过扩展置换(图中用E表示)将32位的半块扩展为48位,具体做法是复制部分位。输出由八个6位(8 × 6 = 48位)的片段组成,每个片段包含4个对应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