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CG信号的疲劳识别与模块化仿生手臂假肢设计
1 基于ECG信号的运动诱导疲劳识别
1.1 不同设置下的识别准确率
在使用ResECG进行疲劳识别时,不同的窗口长度和翻转操作会影响识别准确率。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 窗口长度 (/ms) | 翻转操作 | 准确率 (%) |
| — | — | — |
| 2048 | N | 85.24 |
| 2048 | Y | 87.97 |
| 4096 | N | 87.74 |
| 4096 | Y | 89.54 |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随着窗口长度的增加和翻转操作的使用,识别准确率有所提高。
1.2 现有框架的局限性
虽然提出的框架取得了有前景的结果,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 交叉验证性能不稳定 :不同分割设置下的交叉验证性能不够稳定,主要原因是样本量较小,限制了其在现实场景中的应用。如果有更多的受试者,模型可以学习生成更全面的特征,并适应不同受试者的特异性。
- 特征难以解释 :深度学习方法虽然取得了更好的结果,但特征无法像机器学习方法那样进行解释,机器学习方法中特征集的相关解释仍有待探索。
1.3 疲劳识别框架概述
旨在开发一个基于ECG信号评估运动诱导疲劳的自动框架,该框架包括数据收集、数据预处理、机器学习解决方案和深度学习解决方案。在收集的数据上对两种解决方案进行了评估,取得了显著的结果。在8折交叉受试者验证设置下,识别准确率可达89.54%。
ECG疲劳识别与仿生假肢设计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0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