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可变刚度软腕关节与测距仪避障算法在人机协同搬运中的应用
1. 可变刚度软腕关节研究
在可变刚度软腕关节的研究中,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得出了以下重要结论:
- 压力与弯曲角度关系
- 当可变刚度压力恒定时,软弯曲执行器的输入压力越高,弯曲角度越大。
- 当软弯曲执行器的输入压力不变时,输入可变刚度气球的压力越高,相应的弯曲角度越小。
- 不同输入压力下可变刚度的影响
- 当软弯曲执行器的输入压力较小时(对应10 - 15 kPa),可变刚度部分在较小压力下也有明显效果。
- 当软弯曲执行器的输入压力较小时(对应图9中的30和35 kPa),较小的可变刚度压力对改变弯曲的效果不明显,只有当可变刚度压力较大(如150 - 200 kPa)时,可变刚度的效果才明显,这对软可变刚度气球的密封能力提出了新挑战。
- 可变刚度对弯曲效果的限制 :对比软弯曲执行器的弯曲情况,发现带有可变刚度部分的弯曲角度要小得多,这意味着可变刚度会极大地限制弯曲效果,如何减轻这种抑制效果是一个重大挑战。
以下是相关结论的表格总结:
|条件|结论|
| ---- | ---- |
|可变刚度压力恒定|软弯曲执行器输入压力越高,弯曲角度越大|
|软弯曲执行器输入压力不变|可变刚度气球压力越高,弯曲角度越小|
|软弯曲执行器输入压力小(10 - 15 kPa)|可变刚度部分在小压力下有明显效果|
|软弯曲执行器输入压力小(30和35 kPa)|小可变刚度压力效果不明显,大压力(150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35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