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中的抽象与度量:原理与应用
可视化抽象的概念与影响因素
可视化抽象是将数据转化为可视化表示的关键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潜在的失真和成本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采用非照片写实技术进行可视化时,潜在失真受观众的知识和偏见影响,而成本则受观众的任务和认知能力影响。
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有意义的可视化抽象依赖于特定的观点和任务。这些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 数据到可视化转换过程(Pd→v)的影响因素 :包括设计师保留或突出某些信息、去除或淡化其他信息的意愿,对任务要求的理解,对可视化可用资源的评估,以及对观众视觉表示知识和视觉分析技能的了解。
- 从可视化重建数据过程(Qd←v)的影响因素 :涵盖观众与所描绘数据和使用的视觉表示相关的知识,对执行任务所需信息的理解,以及在执行Qd←v过程中的认知负荷和时间限制。
任务可以定义为在Pd→v和Qd←v过程之后的流程。只要这些任务大致属于数据智能任务类别,Chen和Golan提出的成本效益指标也可应用于这些后续过程。因此,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最有意义的可视化抽象,即最有效的可视化,是具有最佳成本效益衡量的过程。
以下是这些因素的总结表格:
| 过程 | 影响因素 |
| — | — |
| Pd→v | 设计师信息处理意愿、任务要求理解、资源评估、观众知识与技能 |
| Qd←v | 观众数据与表示知识、任务信息理解、认知负荷与时间限制 |
可视化抽象过程可以用以下mermaid流程图表示: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92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