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电流隔离屏障的芯片间通信技术解析
1. 电流隔离下的芯片间通信技术概述
在芯片间通信领域,电流隔离技术至关重要。它能有效防止不同电路之间的电气干扰,保障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目前主要有光耦合器、磁隔离器和电容隔离器这几种常见的隔离方式。
2. 光耦合器技术解析
- 工作原理 :现今多数隔离组件采用NRZ信号方案,将数据从隔离屏障的初级端传输到次级端。以光耦合器为例,其信号方法对发射端LED照射到探测器光电二极管的辐照度很敏感,会产生成比例的电流,经放大和阈值检测后恢复为逻辑电平。通常,光耦合器内部使用的LED处于710 - 940 nm的近红外范围内。
- 性能局限 :
- 速率限制 :当前光耦合器的信号速率一般能从直流达到约25兆波特(MBd)。超过这个速率,通信性能会受到数据延迟和不同通信通道间时序偏差的影响。
- 功率需求 :由于LED本质上是电流模式设备,要实现高速运行,需要更高的发射电流来克服LED的结电容(范围在11 - 30 pF甚至更高),这会导致功率消耗大幅增加。
- 电压限制 :随着集成电路供电电压的不断降低,LED的正向电压成为一个关键限制因素。对于720 - 940 nm的LED,其正向电压在1.2 - 1.6 V之间,使用简单电阻配置驱动光耦合器输入时,输入信号至少需要2.5 V。而随着MCU供电电压因更小几何尺寸的硅工艺而降低,驱动LED所需的最小电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85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