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基于广义多谐振腔的射频/毫米波集成电路技术解析

基于广义多谐振腔的射频/毫米波集成电路技术解析

1. 引言

在当今的通信领域,射频(RF)和毫米波(mm - wave)集成电路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商业硅基工艺中的衬底损耗问题一直是制约其性能提升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当工作频率上升到毫米波频段时,更多能量会泄漏到低电阻衬底中,产生额外损耗和串扰。本文将深入探讨基于广义多谐振腔的射频/毫米波集成电路技术,以解决衬底损耗问题并提升电路性能。

2. 衬底损耗问题

2.1 衬底损耗的组成

衬底损耗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 电感应的传导和位移电流导致的有限电阻。
- 磁感应的涡流电阻。这两种损耗分别被称为电容性损耗和磁性损耗。

2.2 常见的解决策略

通常采用两种策略来降低衬底损耗:
- 阻止信号进入衬底,例如采用绝缘体上硅(SOI)、蓝宝石上硅(SOS)、高阻硅(HRS)等技术。但这些技术会增加额外成本。
- 在信号和衬底之间形成屏蔽,如深槽隔离(DTI)或使用金属屏蔽。不过,后者在毫米波频段效果不佳。

3. 广义多谐振腔技术

3.1 基本原理

随着频率升高,磁耦合增强。根据麦克斯韦方程,在高介电常数下,磁场的束缚能力更强。因此,采用多个谐振器来捕获氧化物层中的磁场,而不是让电流因硅基衬底的低电阻而耗散在衬底中。

3.2 单端口场景下的多谐振腔方法

在单端口场景下,该方法使用多个耦合线圈作为变压器,增强谐振腔的等效Q因子,从而提升电路性能。具体来说,改进的Q因子可以最小化匹配损耗,提高功率放大器(PAs)的效率。多谐振腔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 博主筛选后可见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