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输入的感知逻辑演绎
1. 数学背景
在进行基于模糊输入的感知逻辑演绎(PbLD)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必要的数学背景知识。
- 代数结构 :我们固定使用卢卡西维茨代数 (L = \langle[0, 1], \land, \lor, , \to, 0, 1\rangle) 作为背景代数结构。
- 模糊集相关定义 *:设 (U) 为论域,(A, B \in F(U))。若对于所有 (u \in U),都有 (A(u) \leq B(u)),则称 (A) 是 (B) 的子集,记为 (A \subseteq B)。用 (\varnothing) 表示 (U) 上的空模糊集,即对于所有 (u \in U),(\varnothing(u) = 0)。设 (u_0 \in U),用 (\chi_{u_0}) 表示在点 (u_0) 处的模糊集(模糊单点),定义为 (\chi_{u_0}(u_0) = 1),对于 (u \neq u_0),(\chi_{u_0}(u) = 0)。
模糊 IF - THEN 规则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评价性语言表达式,简称评价表达式。一个简单的评价表达式具有以下结构:(\langle语言修饰词\rangle\langle原子评价表达式\rangle)。原子评价表达式是规范形容词之一:小((Sm))、中((Me))和大((Bi))。语言修饰词是特定的副词,使原子表达式的解释或多或少精确。我们可以区分具有缩小效果和扩大效果的修饰词(特殊情况是空修饰词)。
| 缩小效果 | 扩大效果 </ |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24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