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数学与L-模糊超上下文知识提取研究
模糊数量算术与蒙特卡蒂尼引理
在模糊数量的研究中,存在一些重要的引理和计算方法。对于具有特定分布的情况,如与极端分布相关时,会有相应的结论。在非交互性条件下,通过直接计算可知,当 (z \leq -1) 时,(Z(z) = \sqrt{-z - 1})。
蒙特卡蒂尼引理指出,对于清晰数的等式 (f(x_1, \ldots, x_n) = g(x_1, \ldots, x_n)),当且仅当两个模糊量 (Z_1 \dot{=} f(X_1, \ldots, X_n)) 和 (Z_2 \dot{=} g(X_1, \ldots, X_n)) 无论 (X_1, \ldots, X_n) 的联合分布如何都确定性相等时成立。例如,对于清晰数有 (x(y + z) = xy + xz),那么对于任意模糊量 (X、Y) 和 (Z),无论它们的联合分布如何,都有 (X(Y + Z) = XY + XZ);对于正的 (x) 和 (y) 有 (\log xy = \log x + \log y),对应地,对于任意模糊量 (X) 和 (Y) 且其支撑为正,无论它们的联合分布如何,都有 (\log XY = \log X + \log Y)。
不过,在传统的模糊算术文献中,存在一些不同的表述。比如 (X \times X \neq X^2) 或 (X(Y + Z) \neq XY + XZ),这里的意思是 (X_1) 和 (X_2) 的等分布并不意味着 (X_1 \times X_2) 和 (X_1^2) 等分布,或者 (X_1(Y + Z)) 和 (X_1Y + X_2Z) 等分布。我们强调,在我们的方法中,只有当两个模糊数不仅等分布而且确定性相等时,才使用单个符号 (X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527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