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固有PUF的低端商品硬件轻量级防伪解决方案
1 引言
随着移动计算的普及,低端设备在日常通信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这些设备的计算能力不断提升,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联网、传感器节点以及智能家居等领域,推动了物联网的发展。
然而,大部分低端设备缺乏安全机制,如安全内存或可信执行环境。从轻量级微控制器到复杂的片上系统(SoC)平台,许多设备因硬件限制和经济考量未实现安全功能。例如,ARM的Cortex - M系列不支持ARM TrustZone技术,而一些SoC平台为降低成本和便于产品升级也省略了硬件安全机制。但这些设备常处理敏感数据,成为网络犯罪分子的攻击目标,他们试图从中提取知识产权。
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轻量级防伪解决方案,利用片上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的固有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为每个设备提取唯一指纹,在早期启动阶段生成临时加密密钥,对固件进行解密,实现硬件与软件的严格绑定,保护嵌入式设备免受知识产权提取或修改的威胁。
1.1 贡献
- 分析了两种广泛使用的低端设备中提取的PUF实例的质量,验证了设备相关加密密钥的可行性。以ARM Cortex - M3为例分析轻量级微控制器,以TI OMAP 4为例分析复杂SoC平台。
- 提出了一种轻量级安全架构,将特定固件绑定到特定设备。
- 在SoC平台上实现了该架构,证明了该解决方案与现成商品硬件的兼容性。
1.2 结构
- 第2节讨论当前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的方法,特别是SRAM PUF。
- 第3节分析两种流行设备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