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电材料与IGZO在神经网络中的应用
1. 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概述
随着边缘设备和物联网设备产生的数据量激增,机器学习已成为解决众多任务的首选方法。像智能医疗监测系统、智能手表或自动驾驶汽车等应用,都需要对数据和图像进行实时处理,而机器学习算法在这方面的效率比人类更高。
人工智能主要有两种实现方法:
- 基于非冯·诺依曼硬件的神经网络实现。
- 基于传统计算机科学的神经网络方法,即基于传统冯·诺依曼架构的神经网络实现。
传统冯·诺依曼架构的神经网络,由于其内存和计算部分分离,随着边缘设备数量的增加,会出现严重的延迟问题。而我们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边缘设备,对硬件的延迟、设备面积和功耗都有严格要求。因此,我们需要超越基于CMOS的混合信号神经网络实现方式,摆脱冯·诺依曼架构对内存带宽的限制。当前对非冯·诺依曼计算架构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构建专用硬件模块,以实现低功耗、快速计算单元,同时不影响当前的芯片缩放趋势。
2. 神经网络的发展历程
从文明诞生之初,人类就梦想创造出能自主运行且受自己控制的机器。古希腊神话中有相关故事,而古希腊的安提基特拉机械是人类历史上已知的第一台计算机。“计算机”一词最初是指进行计算工作的人,后来随着查尔斯·巴贝奇设计出差分机,它开始用来描述计算机器。1936年,艾伦·图灵发明“计算机科学”,改变了计算机的范式。
如今,计算机科学家致力于通过发展人工智能让计算机更智能。人工智能的核心是让机器能够系统地学习,通过反复执行任务来优化参数。人工智能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问题的类型,能用数学形式描述的问题对计算机来说可能很简单,但难以用数学形式表达的问题则让计算机头疼。例如,计算机下棋比人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