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音符及其聚合结构的深入解析
在音乐的世界里,音符是最基础的元素,它承载着音高、时长等关键信息。同时,为了更好地组织和表达音乐,还存在着如连音线(Beams)和三连音(Tuplets)等聚合结构。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概念及其在软件中的表示。
1. 音符的基本概念
音符最基本的构成是音高和时长。时长通常以全音符为单位,常见的时长有全音符(w)、二分音符(h)、四分音符(q)、八分音符(e)和十六分音符(s),它们的时长分别为 1、1/2、1/4、1/8 和 1/16,这些时长被称为音符的基础时长。
每个音符都会被赋予一个音高,在五线谱的语境中,我们可以很容易识别出音符对应的音高。例如,在 G 谱号的五线谱上,全音符可能被指定为 B:4,即第四八度的 B 音。
音符的时长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修改:
- 加点 :在音符后面添加“点”可以直观地表示时长的延长。每个点表示在基础时长上增加其一半的时长。例如,附点四分音符的时长为 1/4 + 1/8 = 3/8;复附点四分音符的时长为 1/4 + 1/8 + 1/16 = 7/16。
- 连音 :将音符与前后的音符相连也能改变其整体时长。对于两个或多个相连的音符,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音符按顺序排列。
- 音符具有相同的音高。
- 总时长为这些音符完整时长的总和。
此外,休止符也是一种音符,只是它没有指定的音高。而且,音符还携带各种位置信息,这在音乐理论中可能不太受关注,但在软件表示中非常重要。
| 音 |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34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