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目标的方法对软件产品线(SPL)可变性建模的比较
在软件产品线(SPL)的开发中,如何有效地建模和管理可变性是一个关键问题。目标导向的方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将对几种目标导向的方法进行比较,并提出一种新的扩展方法。
1. 软件产品线与特征建模
软件产品线(SPL)是一组共享通用特征集的软件密集型系统,旨在满足特定市场细分或任务的需求。这些系统从一组核心资产以规定的方式开发而来。特征建模在软件产品线工程的各个阶段都有应用,能够帮助确定产品线应支持的特征。
特征建模的核心概念包括:
| 概念 | 含义 | 解释 |
| ---- | ---- | ---- |
| 具有基数 [m..n] 的孤立特征 | 特征基数用方括号表示在孤立特征上 | 例如,特征基数 [1..k] 表示在具体产品中至少有一个且最多有 k 个克隆特征必须存在 |
| 具有基数 [0..1] 的孤立特征(可选) | 可选特征在具体系统中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 | 特征基数为 [0..1] |
| 具有基数 [1..1] 的孤立特征(强制) | 强制特征在具体系统中必须恰好存在一次 | 特征基数为 [1..1] |
| 包含可选、强制和基于基数的二元关系 | 二元关系中的子特征类型不同 | - |
| 具有组基数 的特征组 | 组基数是一个区间,表示在具体系统中可以从特征组中选择的分组特征数量 | - |
| 具有组基数 <1 - k>(k 为组大小)的特征组(包含或) | 表示至少有一个且最多有 k 个特征可以从特征组中选择 | - |
| 具有组基数 <1 - 1> 的特征组(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8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