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建模理论探索与OntoUML模型评估
1. 概念建模理论概述
1.1 概念建模目标
概念建模并非要呈现一个完全成熟的理论,而是为这样一个理论的发展提出一条路径。其目标在于为信息系统的理解、达成共识和构建提供有效的基础。
1.2 示例应用:交通灯控制
以交通灯控制为例,经典的基于Petri网的解决方案存在诸多问题。该模型既难以扩展,也不具备良好的开发、内部或动态质量。向黄色信号灯扩展以及实现更灵活的交通指挥都是智力挑战,质量不佳和概念及实现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错误的态度、范围、抽象和粒度。
graph LR
A[交通灯控制] --> B[Petri网模型]
B --> C[扩展性差]
B --> D[质量不佳]
B --> E[概念及实现不足]
2. 建模相关概念
2.1 科学理论中的模型概念
信息系统模型通常是特定应用解决方案的表示,针对特定用户群体,在特定时间范围内,为了特定应用目标和意图,并带有一定限制。模型基于结构、功能或行为的类比,考虑特定应用目的,为所考虑的事物提供简单处理、服务或考量。
模型通常具有以下能力:
- 提供对原型的理解。
- 通过辅助信息进行解释和演示,使原型主题更易理解。
- 指示并便于查看属性。
- 允许提供变化并支持优化。
- 在有限范围内支持假设验证。
- 支持技术制品的构建。
- 支持对现实事物的控制。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