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奥秘:从主观体验到环境影响
在色彩的研究领域,有两个关键问题备受关注。其一,是对色彩主观体验的描述,这与第三人称视角下的体验理解有所不同,托马斯·内格尔(Thomas Nagel)就十分关注这一点;其二,是关于主观体验如何产生,以及它如何融入本体论的“真实目录”,澳大利亚哲学家大卫·查尔默斯(David Chalmers)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最为深入。
查尔默斯主要探讨意识问题,但其观点对色彩现象学有着显著影响。与内格尔不同,内格尔强调体验的主观性,并关注如何从科学角度理解这种体验,而查尔默斯认为,体验的真正问题在于科学根本不清楚它是如何由物理系统产生的,甚至更激进地说,不清楚为何会存在这样的体验。查尔默斯并非否认主观体验的存在,我们毫无疑问有色彩体验。他只是声称,我们对这种体验的因果解释并不完整。
即便我们能完全理解从刺激呈现到视网膜光子吸收,再到视网膜和外侧膝状体的对立处理、大脑视觉区域的皮质处理、执行区域的整合处理,最后到基于辨别行为输出的整个色彩感知过程,科学仍可能对色彩体验是如何产生的一无所知。大脑的生物特性究竟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导致或构成色彩体验呢?查尔默斯认为,目前的意识科学甚至不知道如何解决,更不用说回答这个所谓的“难题”了。这里的“难”并非指科学研究本身的难度(如视觉分子生物学),而是指科学无法提供如何弥合其对大脑的认知神经生物学解释与大脑所产生的体验之间差距的建议。
针对查尔默斯提出的“难题”,批评者通常采用两种方法回应:
1. 认为查尔默斯假定当前脑科学的局限性是永久性的,他们主张,随着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那些在某个时间点看似“困难”的问题可能会变得容易。
2. 认为目前在意识体验的完整理论方面已经取得了早期进展。
然而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6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