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朋克与黑客伦理:数字世界的自由追求
在数字时代的发展历程中,赛博朋克和黑客伦理的兴起与演变,为我们理解数字世界的自由与秩序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赛博朋克的理念分歧
赛博朋克群体并非完全一致地主张推翻政府。部分赛博朋克成员希望与他们认为低等的大众隔离,不愿让政府用自己的钱补贴大众,因为他们觉得只得到了压迫。而像朱利安·阿桑奇所在的另一部分人,则更将怒火集中在专横的政府身上,而非赋予政府领导人权力的公民。
菲尔·卡恩在1992年11月发帖表示,他对一些更极端的无政府主义观点感到“有点不舒服”,他无意“用武力推翻政府”,而是想保护自己的隐私,尤其是免受政府的侵犯。他相信“好的篱笆造就好邻居”,“好的密码学将造就好政府”。甚至梅也在难得的温和时刻评论道,推翻政府或许不是个好主意,因为替代者可能更糟,但寻找维护个人自由和选择性绕过国家管控的方法是不错的目标。
尽管赛博朋克们在限制政府权力的程度上存在分歧,但他们普遍认为政府应被缩减到最小规模,在公共生活中占据极小的角落。他们继承的黑客伦理强调不信任中央权威,这种观念影响着他们通过技术手段制衡政府的目标追求。
黑客伦理的起源与发展
1990年,也就是赛博朋克运动形成的数年前,“黑客打击行动”拉开帷幕。美国特勤局和执法人员在底特律、洛杉矶、旧金山等14个城市执行了27项搜查令,共出动150名特工,查获约40台电脑和23000张软盘,关闭了众多早期数字论坛——公告板,但仅进行了3次逮捕。特勤局助理局长加里·M·詹金斯宣称,这是在向那些违反国家法律、误以为能凭借电脑终端的相对匿名性逃避侦查的黑客发出明确信息。
当时,网络犯罪确实存在,也有合理的国家安全担忧和犯罪威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73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