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任的P2P直播激励机制:TPOD解析
1. 引言
对等网络(P2P)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为大量终端用户提供数据或服务开辟了新途径,无需昂贵的服务器和网络基础设施支持。与传统的客户端 - 服务器方法相比,P2P利用合作模式进行信息和数据交换,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除了广为人知的文件共享和VoIP应用外,新兴的P2P直播系统也展现出了强大的扩展性,能够可靠地支持不同管理域和网络边界的众多用户。
然而,P2P网络并非一帆风顺。由于“P2P比其他类型的计算机架构更能反映社会现实”,这些系统面临着两大主要威胁。一方面,在缺乏可信第三方或验证机构的情况下,节点通常与陌生伙伴进行交互。如果遇到不可靠的上游节点,服务质量就会大打折扣。P2P网络的匿名性、异构性和分布式特性,使得应用特定的漏洞容易传播,给现有直播系统的部署带来了重大风险。另一方面,节点本质上倾向于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试图在不做出贡献的情况下利用其他节点的服务,从而损害了整个系统的性能。实证研究表明,当非合作用户通过“搭便车”行为获益时,“公地悲剧”就不可避免。
因此,许多研究人员认识到信任管理和激励机制对于P2P应用的最终成功至关重要,并在文件共享领域提出了许多方案,包括基于令牌、声誉和博弈论的方法。但P2P直播视频系统有其独特之处,视频数据包的严格播放期限和异构底层网络对实时带宽的高要求,使得这些传统方案并不完全适用。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节点之间建立信任关系,并鼓励他们平衡从系统中获取的资源和做出的贡献。
2. 相关工作
- 信任管理 :以往的信任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基于声誉的方法上,其目的是抑制P2P网络中的恶意行为,激励节点的可信度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