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旋律搜索与模式替换技术解析
1. 逆行旋律变换的思考
逆行旋律变换是一种有趣的音乐处理方式。在将逆行旋律转录到原和声时,会进行旋律调整以保留轮廓线。不过,非节拍音符的和弦指定可能会导致音阶线不均匀。
逆行旋律变换虽能带来新的创作素材,通过聆听和研究反转旋律可发掘新的旋律材料,但它也存在诸多问题,不太适合在现有作品中进行音乐内容替换或增强。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在于和弦音符的归属,无论和声是否反转,都会使旋律与和声的匹配显得生硬。
2. 音乐中的搜索与替换概念
在文档编辑中,“查找”和“替换”功能很常见。在音乐领域,类似的“查找”和“替换”操作更为复杂。例如,搜索一个旋律片段时,它可能在乐谱的不同调性、模态和模式中多次出现,且找到的片段可能只是在结构上与搜索旋律“接近”而非完全相同。替换操作同样复杂,被替换的音乐部分有不同的和声背景,替换内容需适应不同的调性和和声。
2.1 旋律搜索的特点
旋律搜索并非像简单的文字搜索,它更像是允许拼写、语言和语义变化的文字搜索。判断两个旋律是否“相同”(同源)有一定标准:
- 音符数量和每个音符的持续时间应相同。
- 旋律的起伏方式应相似,即具有相同的轮廓。
例如,一个大调的欢快旋律和其小调的悲伤版本可被认为是相似的。在旋律搜索中,同源旋律的和声不一定匹配,包括根音、模态、模式、和弦等方面。为简化讨论,我们做了一些假设:
- 同源旋律的音符数量、偏移和持续时间匹配。
- 两个同源旋律的和声上下文集合,除了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用于处理前奏和结尾的部分,其余持续时间应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