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天文光谱仪:从近红外到超大望远镜的设计挑战与策略

天文光谱仪:从近红外到超大望远镜的设计挑战与策略

1 近红外光谱仪概述

近红外(1 - 5μm)光谱仪的基本光学设计考虑与工作在光学波长的光谱仪相似,但也存在一些重要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源于红外光学材料的特性和可用性,以及红外探测器的成本和可用性。

1.1 光学材料

具有良好透过率(超过约1.6μm)的光学材料有限,包括某些晶体、少量光学玻璃(如Ohara公司的S - FPL51、S - FTM16和S - TIM28)和熔融石英。一些特别有用的晶体包括CaF₂、ZnSe和Al₂O₃(蓝宝石)。其中,蓝宝石强度最高,可用于制作真空窗口;ZnSe具有最高的色散,是棱镜的重要材料。由于大尺寸晶体往往更难生产,红外透射光学组件的直径相当有限。例如,红外透射熔融石英(infrasil)可以制成非常大的直径(>1 m),而ZnSe则很难制成直径大于约150 mm的材料。

1.2 探测器技术

近红外探测器技术的发展比光学探测器慢。直到最近十年,才出现了尺寸高达2k × 2k × 18μm像素的探测器。以前的探测器尺寸较小,相对较小焦平面的相机就可以覆盖可用的探测器区域。这导致光谱仪在天空中的视场受限,光谱阶数的长度有限,从而限制了光谱仪的整体性能,使其比光学光谱仪更小、更简单。目前8米级望远镜上的仪器是第一代拥有足够大探测器面积的仪器,能够要求具有与光学光谱仪相当性能的光学设计,并充分利用红外光学材料的可用尺寸。

1.3 真空 - 低温环境

近红外光谱仪与光学光谱仪的一个明显区别是需要提供真空 - 低温环境,以降低热背景。这一要求有利于采用更小、更紧凑的配置,但抑制热背景也会带来其他复杂性。近红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