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增强与超人类主义:浪漫主义的数字化呈现
1. 人类增强的概念与超人类主义运动
人类增强并非一个全新的概念。有些人使用假肢或进行整形手术,是因为意外事故,需要借助科技让身体机能恢复到社会和文化所定义的“健康”与“正常”水平。然而,像凯文·沃里克(Kevin Warwick)的故事所展现的那样,一些“健康”且“正常”的人追求更多,他们渴望达到超人的机能、体验和思维水平,即通过人类增强技术提升自身能力和表现,成为“超越人类”的存在。
超人类主义运动旨在“通过开发并广泛普及能够大幅提升人类智力、身体和心理能力的技术,来改变人类的生存状况”。知名超人类主义者尼克·博斯特罗姆(Nick Bostrom)将超人类主义定义为:认为人类本性是一项正在进行的工程,是一个初步的开端,我们可以以理想的方式对其进行重塑。当前的人类并非进化的终点,超人类主义者希望通过负责任地运用科学、技术和其他理性手段,最终成为后人类,拥有远超现今人类的能力。
超人类主义还常与技术奇点的概念相关联。预计人工智能会发展到引发“智能爆炸”的程度,届时其能力将远超人类的控制。超人类主义的人类增强方式,是让人类参与到这一未来,而非被时代抛下。
2. 人类增强的三种形式
人类增强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增强形式|具体内容|
| ---- | ---- |
|基因增强|利用基因工程改变人类的基因构成,主要通过直接干预人类基因组来提升生物身体机能。|
|人机混合增强|从眼镜、智能手机、电子导航工具、谷歌眼镜等不直接与身体相连的设备,到脑机接口等生物身体与电子技术直接相连的类半机械人解决方案。这种形式虽不总是与“增强”一词相关联,但实际上能实现增强效果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1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