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与机器:复杂交织的关系
1. 浪漫主义与现代技术的复杂关联
在探讨浪漫主义与技术的关系时,我们会发现这一关系远比想象中复杂。以本雅明的观点为例,他一方面认为战争具有浪漫 - 美学价值,能带来“审美愉悦”,另一方面又指出战争消除了灵韵,这种审美愉悦源于自我异化。这表明,即使是20世纪著名的现代技术批评家,也并非认为所有技术都必然与浪漫主义对立。本雅明觉得战争技术有浪漫特征,早期摄影也带有浪漫色彩。然而,他的观点因过于怀旧而容易受到批评,比如他未看到电影对浪漫观众的吸引力,未察觉电影中幽灵般的奇幻元素,还将对电影的批评转化为一种死亡美学。
现代哲学中,当代技术哲学常对浪漫主义保持沉默。当提及浪漫主义时,它常被简单等同于对新技术的怀旧、保守甚至反动的回应。像唐·伊德、彼得 - 保罗·弗贝克、斯米茨和图尔克尔等学者,都将浪漫主义简化为对旧技术的偏好和对新技术的排斥。但实际上,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传统,内涵丰富得多,其与技术的关系也更为模糊。
卡尔·米切姆是个例外,他在《透过技术思考》的结语中,认真看待浪漫主义,将其视为“与技术共存”的一种方式。他认为浪漫主义不仅是对现代科学理性的反应和批判,是对自然“过程与变化”的一种看法,也是为克服理性局限对想象力的捍卫,更是对现代技术的首次自觉质疑。米切姆赋予浪漫主义在技术哲学史上重要的地位,还认识到浪漫主义与技术关系的模糊性。不过,他又以浪漫主义缺乏“实际功效”和无法成为可行的生活方式为由拒绝了它,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工程”技术哲学对“人文”技术哲学的排斥。
当代技术哲学通常自认为是反浪漫主义的,它追求前瞻性、实证导向,关注人工制品和事物,远离韦伯、海德格尔等早期技术批评家的向后看思维。但实际上,它在反浪漫主义的同时,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