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 Serverless:架构、应用与实践全解析
1. Serverless 基础概念
Serverless 架构是一种新型的云计算架构模式,它让开发者无需管理服务器基础设施,即可专注于应用程序的开发。其核心特点是“按需付费”,即仅为实际使用的计算资源付费。
与传统服务器架构、全托管架构相比,Serverless 架构具有显著差异。传统服务器需要用户自行管理服务器的硬件、软件和维护;全托管架构则由云服务提供商管理服务器的大部分方面;而 Serverless 架构让用户完全摆脱服务器管理的负担。
需要注意的是,Serverless 并非意味着没有服务器,只是服务器的管理工作由云服务提供商负责。它与微服务密切相关,微服务是 Serverless 架构中常用的设计模式,具有独立性、可重用性等优点。
独立性方面,每个微服务可以独立开发、部署和扩展,不依赖于其他服务。可重用性则体现在微服务可以在不同的应用中重复使用,提高开发效率。安全性也是 Serverless 架构的重要考量,通过最小权限原则等手段保障系统安全。同时,Serverless 架构实现了前端(用户界面)和后端(处理逻辑)的分离,使开发更加灵活。
以下是 Serverless 架构与其他架构的对比表格:
| 架构类型 | 服务器管理 | 付费模式 | 开发重点 |
| — | — | — | — |
| 传统服务器 | 用户自行管理 | 固定费用 | 服务器和应用开发 |
| 全托管架构 | 云服务提供商管理大部分 | 基于使用量或固定套餐 | 应用开发 |
| Serverless 架构 | 云服务提供商完全管理 | 按需付费 | 应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