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外骨骼 - 上肢系统:建模、控制与稳定性解析
1. 人体上肢解剖结构
人体上肢主要由三个关节区域构成,这些区域通过七个自由度(DoF)进行建模。具体分布如下:
- 肩部:具有三个自由度,可实现屈伸、内收外展以及内外旋转运动,从运动学角度看,这组关节类似于球窝关节。
- 肘部:仅有一个自由度,负责屈伸运动。
- 腕部:具备三个自由度(万向节连接),可进行侧向运动、屈伸(掌屈和背屈)以及旋前旋后(通常称为手部旋转)运动。
在相关研究中,重点关注的是肩部和肘部的屈伸运动。
2. 集成外骨骼 - 上肢系统建模
外骨骼设备的运动学设计通常旨在模拟与其相连的人体肢体的运动。所研究的系统是一个与人体上肢相互作用的外骨骼,用于控制肩部和肘部的屈伸运动。基于欧拉 - 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出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
M(q)\ddot{q} + C(q,\dot{q})\dot{q} + G(q) + f_v\dot{q} + k\mathrm{sign}(\dot{q}) = \tau^{exo} + \tau^{arm} + \tau^{ex}
]
令 (F(q,\dot{q}) = f_v\dot{q} + k\mathrm{sign}(\dot{q})),则动力学模型可表示为:
[
M(q)\ddot{q} + C(q,\dot{q})\dot{q} + G(q) + F(q,\dot{q}) = \tau^{exo} + \tau^{arm} + \tau^{ex}
]
其中各参数含义如下:
|参数|含义|
| ---- | ----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3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