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中的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探索与实践
1. 计算机支持协作学习的兴起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正逐渐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全球的学生们越来越期望课程能得到在线网络材料和资源的支持,若未能满足这一期望,他们甚至会感到不满。同时,教育者和学生也愈发认识到培养在学术界之外的“现实世界”中可用的通用技能的重要性,其中,团队协作能力备受重视。在团队成员背景、经验和观点各异的环境中,协作学习能带来巨大的益处。
2. 关键问题与挑战
2.1 技术应用问题
在线学习者常被视为孤立的个体,除了偶尔能在电子公告板上发表观点外,缺乏团队协作的氛围。这主要是因为重视协作学习的教师多为传统教育者,较少参与在线教学;而在线教师对协作学习的形式和要求理解不足。电子公告板虽被广泛使用,但难以有效支持协作学习。与之相比,共享文档会议环境能让学习团队创造学术成果,是更好的选择。
2.2 利益相关者激励问题
要使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有效,必须激发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内在动力。这涉及到学生、教师和教育机构三个群体。学生需要有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愿意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机构则要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资源。
2.3 团队协作问题
在协作学习中,团队协作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团队成员之间的社会情感质量会影响协作效果,需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团队中的功能失调问题;同时,还需区分协作与合作的差异,通过计算机介导的话语分析(CMDA)来评估在线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3. 实践策略与方法
3.1 教师培训
教师在推动计算机支持的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