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行计算中的多任务、线程与IPython并行架构
在并行计算领域,为了更高效地利用系统资源,实现多个任务的同时执行,涉及到多种技术和概念。本文将深入探讨抢占式多任务、线程、Python中的线程应用、全局解释器锁(GIL)以及IPython的并行架构等内容。
1. 抢占式多任务与时间片
在抢占式多任务中,操作系统会主动发起上下文切换。操作系统可以依据多种标准来决定进程的切换,如进程优先级、老化、I/O状态、实时保证等。其中,时间片是一种有趣且常用的选择。
时间片机制下,操作系统会按照固定的时间表进行上下文切换。每个进程会被分配一段时间片(量子),在这段时间内它可以运行。当时间片结束,操作系统会将当前进程切换出去,换入另一个进程。时间片是抢占式多任务的一种形式。
较长的时间片可以通过减少上下文切换的次数,使系统更加高效;而较短的时间片则可以快速切换掉挂起和阻塞的进程,让系统更具响应性。
2. 线程的引入
多任务系统的实践表明,需要一个比进程更小的控制单元。主要有两个相互关联的需求:一是单个进程需要执行多个活动;二是这些活动需要相互共享数据。
传统的进程模型中,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地址空间和程序计数器,并且更改指令流需要进行昂贵的上下文切换,这并不适合上述需求。特别是上下文切换会将进程的内存换出,这与数据共享的需求直接矛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引入了线程的概念。线程类似于进程,是一系列带有关联进程计数器的指令序列。不同的是,多个线程可以共享相同的地址空间。一般来说,线程是进程的组成部分,它们共享整个进程的地址空间,但可以单独调度。从一个线程切换到另一个线程更容易,因为不需要将整个状态存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