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基础与局域网设计全解析
1. TCP/IP 与 OSI 模型
在看待 TCP/IP 协议套件与 OSI 模型的关系时,可以将 OSI 模型压缩为几个层次,具体如下表所示:
| TCP/IP 套件层 | 对应的 OSI 层 | 协议 |
| — | — | — |
| 第 4 层 — 应用层 | 会话层 (5)、表示层 (6)、应用层 (7) | SMTP、Telnet、HTTP、FTP、DNS、DHCP |
| 第 3 层 — 传输层 | 传输层 (4)、会话层 (5) | TCP、UDP |
| 第 2 层 — 互联网络层 | 网络层 (3) | IP |
| 第 1 层 — 链路层 | 物理层 (1) 和数据链路层 (2) | 以太网、铜缆和光纤布线、无线 |
2. IP 寻址
IP 地址是设备在本地网络和互联网上唯一标识自己的方式。过去,设备数量稀少,很难想象会出现地址耗尽的情况。但 IT 技术的飞速发展证明了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是错误的。
2.1 IP 寻址基础
IP 地址是一个 32 位的由 0 和 1 组成的字符串,例如 11001100 01000111 11001010 10100000。这种数字结构可产生超过 40 亿个唯一地址。为了便于阅读和记忆,IP 地址通常表示为四个用点分隔的 8 位数字,每个 8 位数字(也称为“八位组”)的值范围是 0 到 255。上述 IP 地址相当于 204.71.202.160。
每个 IP 地址实际上包含两个独立的地址: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子网掩码(另一个 32 位字符串)用于确定 IP 地址的哪一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6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