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这称呼太难听了,改成什么更好听?

摸鱼冲浪看到个热帖,下面几百条评论。

图片

程序员们总爱用暗号称呼那些工牌颜色不同的同事:"特聘研究员"(其实是驻场外包)、"零食不可接触者"(外包没有零食柜权限)

甚至还有更过分的:"out dog/our dog"...

图片

这些调侃像段子般在公司流传,但笑着笑着,突然发现这个行业对"外包"的刻板印象,早已深深刻进咖啡杯里的拉花。

在真实的职场剧本里,外包工程师可能同时扮演着三个角色:凌晨三点改需求的乙方、没有门禁权限的"数字游民"、以及团建合影时自觉后退半步的"隐形人"。

甚至传言某大厂走廊的自动售货机都学会看人下菜碟——外包员工扫码时永远显示"网络异常"。

这些荒诞现实提醒我们:当我们在玩梗时,某些企业正在把段子变成真实的管理制度。

外包制度本是互联网行业的"技术降压药",如今却成了检验企业价值观的试纸。

有的公司把外包当一次性餐具,用完即弃;有的项目组私下叫外包"人肉API"——输入需求就能输出代码,但永远拿不到系统权限。

更吊诡的是,某些自称"扁平化管理"的创业公司,对待外包的态度比传统企业更等级森严。

合同类型给人贴上了隐形价签。

我相信对很多人来说,外包身份或许只是职业生涯的临时变量。

真正的技术人都在悄悄修炼"职场反编译能力"——把甲方需求变成技术跳板,用项目经验编写晋升路径,让今天的"人形API"进化为明天的系统架构师。

毕竟在程序员的终极世界里,能通过编译的代码就是好代码,能解决问题的工程师就是真工程师。

或许世人眼中外包工程师永远只是可替换的第三方依赖包,但真正的架构师从不在乎自己曾被封装在哪个命名空间。

你是外包吗?你怎么看待外包?

欢迎来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

最后

金三银四,想跳槽的小伙伴,打算刷面试题的,可以了解下咱们面试刷题网站和小程序:面试鸭!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