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媒体上,老是能看到大厂人“年薪50万”标签。
那当我们真的拿到了 50w 年薪的 offer 时,具体到手能有多少呢?
今天,我们以上海为例,带你算清这笔“账”。
典型的互联网大厂年薪包通常由12个月月薪+3个月年终奖构成。
总包是50万,那么:
- 月薪:50万 ÷ 15 ≈ 3.33万/月
- 年终奖:3.33万 × 3 ≈ 10万
五险一金扣多少?(以上海为例)
如下图所示(假设公积金的比例是 7%):
- 合计扣除:2664+666+167+2331≈5828元/月
- 全年五险一金总扣除:5828×12≈7万元
个人所得税扣多少?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税务局不会直接对我们全年的收入收税,而是先切掉三块:
- 全年起征点:5000元/月 ×12 = 6万元(不交税)
- 五险一金:约7万元(前面算过)
- 专项附加扣除:比如租房、养娃、赡养老人等(假设你每月扣2000元,全年2.4万)
因此,需要交税的金额是=50 万-6 万-7 万-2.4 万=34.6万(这才是要交纳个人所得税的金额)
税务局按照不同的年收入区间,对应会有不同的税率:
按照速算扣除数:34.6 万 * 25% - 31920 = 5.458万。
如果想一步一步计算:
- 第一档:3.6万 → 3% → 3.6×3% = 1080元
- 第二档:14.4万-3.6万=10.8万 → 10% → 10.8×10% = 1.08万
- 第三档:30万-14.4万=15.6万 → 20% → 15.6×20% = 3.12万
- 第四档:34.6万-30万=4.6万 → 25% → 4.6×25% = 1.15万
同样总个税 = 1080+1.08万+3.12万+1.15万 = 5.458万。
不过,在实际中,个税是按月预缴的,所以需要换算到每月计算。
这里有一个可操作的地方,即年终奖可选择单独计税(和月薪分开来算)。
即 34.6 万扣除 10 万的年终奖,还剩 24.6 万,按照速算扣除数,24.6 万 * 20% - 16920 = 3.228万。
年终奖单独计费,即10万年终奖 ÷12≈8333元,对应10%税率,缴税9790元。
此时总个税 = 3.228 万 + 9790 元=4.207万。
比起前一个算法,少缴了 5.458万-4.207万=1.251 万
因此年薪 50 万在上海一年到手大概能有 50万 - 7 万 - 4.207万 = 38.793万(不含公积金)。
为什么个税申报的时候有补税和退税?
场景1:补税5千元的小张
- 背景:上半年在A公司收入30万,下半年跳槽B公司收入50万
- 问题:两家公司分别按低税率预缴个税(虽然上半年收入了 30 万,但是跳槽 B 公司后,B 公司还是给他按零开始计费),但全年合并收入80万触发30%税率
- 结果:汇算时需补税(80万×30%-已预缴税款)
场景2:退税1.2万元的莉莉
- 背景:年薪50万,但公司没有算上专项扣除给她交税
- 关键:申报当天她填报了房贷利息+赡养老人+子女教育(合计3.6万专项扣除)
- 结果:退回(3.6万×10%)=3600元,叠加年终奖计税优化,总退税额达1.2万
今年的申报你们是退税了还是补税了呢?欢迎来评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