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数值方法:有限元法(FEM):有限元法概论
结构力学数值方法:有限元法 (FEM):有限元法概论
有限元法的历史与发展
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作为一种数值分析方法,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末。最初,它是由航空工程师们在解决飞机结构分析问题时发展起来的。1943年,R. Courant在解决弹性力学问题时提出了最早的有限元概念。然而,直到1956年,O.C. Zienkiewicz和Y.K. Cheung在《工程计算中的有限元法》一文中详细阐述了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这一方法才开始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有限元法在60年代得到了迅速推广,成为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有效工具。从那时起,FEM被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结构工程、流体力学、热传导、电磁学等,极大地推动了工程设计和分析的进步。
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与应用领域
基本概念
有限元法是一种将连续体离散化为有限个单元(或称为元素)的数值分析方法。每个单元通过节点连接,节点上定义了未知的自由度(如位移、温度、电压等)。在有限元分析中,连续的偏微分方程被转换为离散的代数方程组,这些方程组可以通过数值方法求解。
单元与节点
- 单元:是结构的一部分,可以是线、面或体,每个单元都有自己的形状函数,用于描述单元内部的位移或其它物理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