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年薪50万废掉的年轻人!

本文分析了IT行业薪资存在天花板的原因,包括个人技能老化和行业发展的瓶颈。作者提倡突破思维限制,拓展自身价值边界和丰富收入结构,以应对行业变化。直播分享将探讨个人职业成长策略和赚钱逻辑。

见字如面,我是军哥!

一个公司哪个部门最现实?我觉得是人力资源部。名字起得就很真实,直接把员工称为“资源”。当然,是资源就会有定价。每个人的价格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平台又会有高低起伏。

你能达到的收入最高峰值,就是大家常说的收入天花板。以我最熟悉的IT行业来说,北上广程序员,月薪 3 万到头,除非架构师、技术管理才能到 5 万以上;这也意味着,对大多数 IT 人来说,50 万年薪,差不多就是天花板了。


01

薪资存在天花板的两大主因

1、自身价值遇到天花板,个人不再有增量价值

每一位打工人都是作为“资源”被引进公司的,然后通过某种技能的持续输出,来换取对应的收入和回报。在长时间的输出过程中,被绩效压着、同事催着、领导盯着,是大多数职场打工人的真实日常。在这种状态下,很多人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做额外的自我增值。所以只有输出、少有输入,也是不少打工人的另一种常态。

所谓的持续输出,其实也就是持续吃老本。等哪一天自己赖以谋生的手段和技能,慢慢跟不上形势、满足不了需求,或者被淘汰、有了更好的替代者的时候,企业对你存量价值的利用、你对企业能有的贡献,也就基本到头了。

这也是不少人抱怨,为啥我标配996,任劳任怨,薪水就是无法突破的主要原因,你的手艺都贬值了,还能奢望加薪吗?如果真的加薪了,那大概率也是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效率一类的自我压榨的方式获取的,而这也是有极限值、难以持续的。

2、行业发展遇到天花板,大河无水小河干

IT行业的从业者是最明显例子。从早期的互联网,到后来的移动互联网,再到各种新兴的应用平台,近一二十年,可以说互联网行业在所有行业中一直是艳压群芳,独领风骚。

不仅牢牢锁住了基数庞大的用户,还吸引了社会上各种资金和资源的投入,所以互联网行业也几乎成了全社会最敢烧钱、花钱的行业。里面的IT从业人员自然水涨船高,暂且抛开工作辛苦不谈(客观点说,又有哪个行业容易呢),其平均薪资是远高于其他大多数行业的。在前几年进入大厂,和大厂一起成长起来的同行们,就更不得了,拿到期权、从此走上人生巅峰的不在少数。

我也是互联网发展的受益者,但说句实在话,我们现在得到的,真是我们这些被外面看来喜欢格子衫双肩包、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的人,靠自己多了不起的能耐挣来的吗?除了我们的吃苦耐劳,我们更多的是沾了行业的光,行业一直高速发展,一直没遇到天花板,所以我们的薪水也一直维持在相对高位。

但这两年、尤其是近期,互联网行业裁员、砍项目的现象非常严重,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都是行业发展可能遇到了瓶颈的信号。靠期权股份暴富的互联网神话会越来越少,从业人员的薪资天花板也必然难以打破,甚至想维持现状都要靠各种内卷。

大河无水小河干,行业的一粒灰尘,就是从业者头上的一座山,想突破,太难了。


02

突破薪资天花板,先突破思维上的天花板

1、拓展自身价值边界

在科技快速发展迭代的今天,一个人所学到的知识技能,保鲜期是很短。我看过一组数据:大学生从毕业那天起,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就已经被淘汰40%。剩下的 60% 中,真正在工作中用到的不足 20% 。本科生的专业优势,在入职后最多能保持 3-6 个月的时间;硕博士的专业优势在职场大概也只能保持 1-3 年。

进入职场上也是如此,所谓的”经验“的优势,除非你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否则都会在很短时间内,或者一两个项目下来,被快速拉平。

一个人的价值,要么看深度,要么看广度。如果在深度上不能像一些大神那样和芸芸众生拉开差距,就快点想想如何拓展自己的价值边界吧。要像探宝一样,仔细探索自己身上还有什么诸如兴趣爱好、特长、资源等有待开发的价值洼地,好好加以整合和利用,培养成个人GPD的新“增长极“。

2、丰富自己的收入结构

学以致用才是王道。拓展自身价值边界的主要目的,是能够变现,能丰富优化自己的收入结构。“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狄更斯的名言放到现在也很适用,当今社会是卷了点,但只要你有才华和特长,只要多用用心、多努努力,就有各种平台、各种方式可以帮你变现增收。

我经常问身边的一些年轻朋友,你有没有挣过工资以外的正当且非偶然性的收入,哪怕 100 块也算。很多人想了半天,大多回答两个字“没有”。每当这个时候,我心里多多少少会觉得有些遗憾,我问的这些人基本都是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大家张嘴闭嘴都能聊几句对互联网的看法,但为什么大家只停留在“看”呢?好好利用这个时代、这些技术、这些平台,下去干一把,既挣了钱,又能在公司优化裁员的时候心里有底,它不香吗?

要有把“年薪xx万”变为“年入xx万”的思维和行动,不要轻易给自己设限,觉得这也不可能,那也不可能,这是割韭菜,那是忽悠人。这样最后很可能让自己成为一个貌似看穿一切,实则一直原地不动的“明白人”。

最后,我准备做一个「如下主题」的直播分享,把我自己 IT从业 18 年,从一个小厂程序员干到大厂总监快速成长的秘诀,还有我比大多数人赚钱容易的逻辑,经过提炼分享给你们,也欢迎带着你的问题来直播间提问,不见不散呀~


更多精彩,关注我公号,一起学习、成长

5ea3714283b43decc34c80b40e43e981.png

【博士论文复现】【阻抗建模、验证扫频法】光伏并网逆变器扫频与稳定性分析(包含锁相环电流环)(Simulink仿真实现)内容概要:本文档是一份关于“光伏并网逆变器扫频与稳定性分析”的Simulink仿真实现资源,重点复现博士论文中的阻抗建模与扫频法验证过程,涵盖锁相环和电流环等关键控制环节。通过构建详细的逆变器模型,采用小信号扰动方法进行频域扫描,获取系统输出阻抗特性,并结合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分析并网系统的稳定性,帮助深入理解光伏发电系统在弱电网条件下的动态行为与失稳机理。; 适合人群:具备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理论基础,熟悉Simulink仿真环境,从事新能源发电、微电网或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光伏并网逆变器的阻抗建模方法;②学习基于扫频法的系统稳定性分析流程;③复现高水平学术论文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支撑科研项目或学位论文工作;④为实际工程中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问题提供仿真分析手段。;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相关理论教材与原始论文,逐步运行并调试提供的Simulink模型,重点关注锁相环与电流控制器参数对系统阻抗特性的影响,通过改变电网强度等条件观察系统稳定性变化,深化对阻抗分析法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