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语言、景观与跨领域交流
1. 视觉语言与技术的紧密联系
在当今时代,视觉语言似乎与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很难想象工程、设计和建筑领域脱离图像世界会是什么样子。这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图像与技术如此紧密相连呢?
从实际角度来看,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图像来构建模型。但要更深入地理解这种联系,我们可以听听哲学家的观点。马丁·海德格尔在其论述中提到,技术的本质并非单纯的技术性。在古希腊,技术不仅与艺术同义,还与知识紧密相连,被视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与新事物的产生相关。他认为,“生产”是关键,其意味着让事物从隐藏状态显现出来,这在现象学层面上是通过工具性和因果性的融合实现的,古希腊人称之为“aletheia”,罗马人称之为“veritas”,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真理”。
1.1 视觉语言的精确性与模仿
在技术领域,精确的表达至关重要,但这里的“精确”并非仅仅指精度,更广泛地是指与生成的想法和现实世界的对应。这种对应在传统上与古希腊的“mimesis”(模仿)概念相关。“mimesis”不仅仅意味着表象与物体真实形状之间的视觉相似性,它还包括更抽象和深层次的属性。当关注外部配置时,它被称为“表面模仿”;当关注更抽象和深层次的属性时,它则成为“深度模仿”。视觉语言通过这两种编码,常常同时结合使用,在许多学科中都能发挥可靠而高效的作用。
1.2 视觉语言的发展现状与问题
随着技术的不断专业化,视觉语言在与各学科方法日益契合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专业化。然而,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教育领域并未得到充分吸收。在过去几十年里,出现了两种“象牙塔”现象:一是专业领域的学科划分导致的隔阂;二是学校和学术领域的数字化延迟。这使得数字革命
视觉语言与景观认知的融合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