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技术先驱:从早期探索到电子时代的突破
1. 早期的语音与智能机器探索
在科技发展的长河中,构建能够说话、理解语音并展现智能行为的机器,一直是人们的梦想。早在18世纪之前,这个梦想就已存在,如今依然如此。
1770年,沃尔夫冈·冯·肯佩伦(Wolfgang von Kempelen)制造了一台名为“土耳其人”(the Turk)的机器。它外形如同身着土耳其服饰坐在棋盘前的人,能下棋且多数时候能获胜,甚至击败了像拿破仑·波拿巴和本杰明·富兰克林这样的名人。这台自动机器在欧洲和美国巡回展出,吸引了众多关注。然而,实际上它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骗局,棋盘下方的盒子里藏着一位人类象棋大师,通过杠杆和磁铁系统操控机器下棋。
肯佩伦还花了三十多年完善他的说话机器,并在1804年,也就是他去世前不久完成并展出。据说在每次象棋展览结束时,肯佩伦会拿出字母板,邀请观众向他的自动机器提问。“土耳其人”会用棍子指向板上相应的字母来拼出答案。但观众虽能接受机器会下棋,却难以相信它能理解语音并回答问题。面对质疑声,肯佩伦很快取消了这一问答环节。
当时,自动机器风靡一时。与肯佩伦同时代的雅克·沃康松(Jacques Vaucanson)制造了能吹长笛的机器和能扇动翅膀、喝水、进食甚至“消化”的鸭子自动机器。不过,下棋显然比吹长笛或扇动翅膀更难模仿。
2. 语音压缩与Voder的诞生
在肯佩伦成功用风箱和橡胶嘴机械复制人类语音后,许多科学家尝试用更复杂的机械和电子设备重现他的成果。
时间来到1939年的纽约世界博览会,当时美国刚从大萧条中走出,此次博览会的主题是技术创新。在离博览会几英里远的曼哈顿,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14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