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多线程编程:状态、协调与优化
在多线程编程中,线程的状态管理、协调以及资源的有效利用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将详细介绍Java多线程编程中的这些关键概念。
线程状态
多线程系统中有一个系统调度器,它决定了何时运行哪些线程。在Java中,调度器是基于优先级的抢占式调度器,即选择执行优先级最高且希望运行的线程。每个线程都有一个优先级,默认值为5,范围是0到10,线程会继承其父线程的优先级。高优先级线程比低优先级线程更频繁地被调度,但在大多数应用中,所有线程使用默认优先级就足够了。
调度器会根据线程的行为,使线程在四个不同的状态之间循环:
1. 创建(Created) :线程对象已创建,但尚未调用其 start() 方法。调用 start() 方法后,线程进入可运行状态。
2. 可运行(Runnable) :线程能够运行。调度器以先进先出(FIFO)的方式选择要执行的线程,每个核心在任何时候只能分配一个线程。线程会一直执行,直到阻塞(例如,在同步语句上)、执行 yield() 、 suspend() 或 sleep() 语句、 run() 方法终止,或者被调度器抢占。当高优先级线程变为可运行状态,或者系统特定的时间段(称为时间片)到期时,会发生抢占。基于时间片的抢占确保所有线程最终都有机会执行,避免执行饥饿的线程独占CPU。
3. 阻塞(Blocked) :如果线程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