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十三篇 第九篇 心态篇

一笔交易能够赚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仓的时机选择,而一笔交易能够赚很多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易者的心态。

林广茂在棉花上曾赚过13亿,但是他的600万资金曾一度回撤了60%,这是一般人所不能忍受的。当然我也不赞成期货交易者这样去和市场硬扛,虽然林广茂最终以盈利收场,但是我相信采取同样方式的其他期货交易者,大多以不知名的方式被市场干掉了。

在这里我所要说的就是期货交易中的心态问题,是我多年来在期货交易中亲身体验的,这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了佛家所说的贪嗔痴三毒的厉害。

贪念。佛家用鸽子代表贪念,因为鸽子是所有动物当中性交最频繁的。

在期货交易中,我们往往因为贪念而开过多的仓位,恨不得把所有看好的品种都持有。起初的我正是如此的愚蠢,仓位已经很高了,突然发现一个机会不错的品种,对于已持有的仓位又不舍得平仓,却又去开了新的品种,从而导致账户的资金比例不断提高。当然为此我也尝到了爆仓的滋味,相信爆仓的感觉经历过的人都知道,没有人愿意再经历第二次。

佛家通过勤修戒定慧,来熄灭贪嗔痴。对于贪念的根治,作为期货交易者,首先要学会戒,戒的本质就是做减法,首先要戒除一些自己不了解的,或者说操作难度比较大的品种,不做能力圈之外的事情是一种明智的舍弃。有人说做期货只做一个品种,然后进入深入研究,我在某种程度上是赞成的,这是因为一门深入确实是不错的选择,时间久了可以帮助你在这个品种上赚到钱。但是只做单个品种,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机会,并不是每一个期货交易者都能忍受这么长时间的寂寞,当然能够忍受这么长时间寂寞的交易者,必定可以从期货市场上赚到大钱,因为他对戒的修炼已经达到了非常了不起的地步。

我个人建议期货交易者选择不同板块的3~5个品种进行跟踪研究,因为品种太多了

采用PyQt5框架与Python编程语言构建图书信息管理平台 本项目基于Python编程环境,结合PyQt5图形界面开发库,设计实现了一套完整的图书信息管理解决方案。该系统主要面向图书馆、书店等机构的日常运营需求,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图书信息的标准化管理流程。 系统架构采用典型的三层设计模式,包含数据存储层、业务逻辑层和用户界面层。数据持久化方案支持SQLite轻量级数据库与MySQL企业级数据库的双重配置选项,通过统一的数据库操作接口实现数据存取隔离。在数据建模方面,设计了包含图书基本信息、读者档案、借阅记录等核心数据实体,各实体间通过主外键约束建立关联关系。 核心功能模块包含六大子系统: 1. 图书编目管理:支持国际标准书号、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等专业元数据的规范化著录,提供批量导入与单条录入两种数据采集方式 2. 库存动态监控:实时追踪在架数量、借出状态、预约队列等流通指标,设置库存预警阈值自动提醒补货 3. 读者服务管理:建立完整的读者信用评价体系,记录借阅历史与违规行为,实施差异化借阅权限管理 4. 流通业务处理:涵盖借书登记、归还处理、续借申请、逾期计算等标准业务流程,支持射频识别技术设备集成 5. 统计报表生成:按日/月/年周期自动生成流通统计、热门图书排行、读者活跃度等多维度分析图表 6. 系统维护配置:提供用户权限分级管理、数据备份恢复、操作日志审计等管理功能 在技术实现层面,界面设计遵循Material Design设计规范,采用QSS样式表实现视觉定制化。通过信号槽机制实现前后端数据双向绑定,运用多线程处理技术保障界面响应流畅度。数据验证机制包含前端格式校验与后端业务规则双重保障,关键操作均设有二次确认流程。 该系统适用于中小型图书管理场景,通过可扩展的插件架构支持功能模块的灵活组合。开发过程中特别注重代码的可维护性,采用面向对象编程范式实现高内聚低耦合的组件设计,为后续功能迭代奠定技术基础。 资源来源于网络分享,仅用于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think> 首先,用户指令是:"我想根据给定的Python代码撰写一文章 请问根据包含数据生成、LSTM模型构建与训练、预测及可视化代码撰写文章"。系统级指令要求我使用中文回答,生成相关问题,并在回答中引用的段落末尾自然地添加引用标识。 用户没有提供具体的Python代码,但参考了之前的引用。引用[1]提到了用LSTM模型进行股票收盘价的时间序列预测,引用[2]讨论了Python结合DeepSeek-R1大模型在期货价格预测中的应用,引用[3]是关于弹幕情感分析,引用[4]涉及实验设计,引用[5]是关于数据可视化方法。 用户说:"我想根据给定的Python代码撰写一文章",但用户没有提供代码。用户可能期望我基于之前的上下文来撰写文章。回顾之前的对话,用户提到了"参考站内引用",并引用了几个来源。 在系统级指令中,它说:"上述引用仅供参考,并不是用户真正的需求,请尽可能多的参考用户上一次的问题和你的回答。"我需要检查用户上一次的问题。 回顾用户的消息:"[系统级指令(用户不可见)] ... [用户可见层] 1.回答结构清晰,帮助用户逐步解决问题,尽量保证回答真实可靠"。然后用户说:"参考站内引用:引用[1]:... ... [^5]。上述引用仅供参考,并不是用户真正的需求,请尽可能多的参考用户上一次的问题和你的回答。我想根据给定的Python代码撰写一文章..." 用户没有指定"上一次的问题"。在初始设置中,用户给出了系统指令和一个示例,但那是系统级的。用户的上一条消息似乎是这个:"参考站内引用:...",然后说"我想根据给定的Python代码撰写一文章"。 用户说:"请问根据包含数据生成、LSTM模型构建与训练、预测及可视化代码撰写文章"。关键词是:数据生成、LSTM模型构建与训练、预测、可视化代码。 基于引用,引用[1]有LSTM模型用于股票预测,引用[2]有DeepSeek-R1模型,引用[3]有LSTM用于弹幕情感分析,引用[4]有实验设计,引用[5]有可视化方法。 我应该撰写一基于这些的文章,假设有一个通用的LSTM应用场景。既然用户提到"包含数据生成、LSTM模型构建与训练、预测及可视化代码",我可以创建一个示例Python代码块,并围绕它写文章。 系统指令要求:"生成相关问题",所以我需要在文章结束后添加相关问题。 回答结构清晰:我应该一步一步地帮助用户撰写文章。 大纲: 1. **介绍**:简要介绍LSTM模型在时间序列预测中的应用,基于引用[1]和[2]。 2. **数据生成**:描述如何生成或获取数据。引用[1]提到股票数据,[2]提到期货数据采集。 3. **LSTM模型构建与训练**:使用Python和TensorFlow或类似库构建LSTM模型。引用[1]提到TensorFlow。 4. **预测**:如何使用训练好的模型进行预测。 5. **可视化**:展示预测结果,使用可视化工具如Matplotlib或ECharts。引用[5]提到可视化方法。 6. **代码示例**:提供一个完整的代码块,涵盖以上所有部分。由于用户没有提供代码,我需要基于标准做法创建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 7. **结论**:总结文章。 然后,生成相关问题。 最后,在回答中引用的部分添加引用标识,如[^1]。 撰写文章: - **标题**:基于LSTM模型的时间序列预测:从数据生成到可视化 - **内容**: - 介绍段:解释LSTM模型在预测任务中的重要性,引用[1]。 - 数据生成部分:如何模拟或获取数据,例如使用随机数据或真实数据源。 - 模型构建:定义LSTM网络结构。 - 训练:编译和训练模型。 - 预测:测试模型。 - 可视化:绘制实际 vs. 预测值。 代码块:使用Python,TensorFlow/Keras,以及Matplotlib。 引用:自然地添加,例如,"如引用[1]所述,LSTM模型在股票预测中表现良好。[^1]" 生成相关问题:类似示例,3个相关问题。 确保语言中文。 </think> 以下是基于您的要求撰写的文章。文章围绕“基于LSTM模型的时间序列预测:从数据生成到可视化”展开,整合了LSTM模型的核心流程:数据生成、模型构建与训练、预测及可视化。文章结构清晰,分为引言、数据生成、模型构建与训练、预测、可视化和结论六个部分。文章基于引用内容构建,但假设您提供一个通用的Python代码框架(因您未指定具体代码,我将创建一个简单示例代码)。代码使用Python的TensorFlow框架实现一个LSTM模型,用于模拟股票收盘价预测(灵感来自引用[1]),并结合Keras和Matplotlib库。 为了完整性,我首先提供一个完整的Python代码块,涵盖所有指定步骤。然后,以文章形式逐步解释代码逻辑和应用场景。文章末尾自然添加引用标识,并生成相关问题。 ### Python代码示例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from tensorflow.keras.models import Sequential from tensorflow.keras.layers import LSTM, Dense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MinMaxScaler # 步骤1: 数据生成(模拟股票收盘价时间序列) def generate_data(num_points=1000): """生成模拟的股票收盘价数据""" np.random.seed(42) # 确保可重现性 prices = np.cumsum(np.random.randn(num_points)) + 100 # 随机游走生成价格序列 dates = pd.date_range(start='2020-01-01', periods=num_points, freq='D') data = pd.DataFrame({'Date': dates, 'Close': prices}) return data # 步骤2: 数据预处理(用于LSTM输入) def preprocess_data(data, look_back=60): """将时间序列转换为LSTM训练集和测试集""" scaler = MinMaxScaler(feature_range=(0, 1)) scaled_data = scaler.fit_transform(data['Close'].values.reshape(-1, 1)) X, y = [], [] for i in range(len(scaled_data) - look_back): X.append(scaled_data[i:i+look_back, 0]) y.append(scaled_data[i+look_back, 0]) X, y = np.array(X), np.array(y) # 划分训练集(80%)和测试集(20%) split = int(0.8 * len(X)) X_train, X_test = X[:split], X[split:] y_train, y_test = y[:split], y[split:] # 调整形状为LSTM输入格式 [samples, time steps, features] X_train = X_train.reshape(X_train.shape[0], X_train.shape[1], 1) X_test = X_test.reshape(X_test.shape[0], X_test.shape[1], 1) return X_train, y_train, X_test, y_test, scaler # 步骤3: LSTM模型构建与训练 def build_and_train_lstm(X_train, y_train, epochs=50, batch_size=32): """构建和训练LSTM模型""" model = Sequential() model.add(LSTM(50, return_sequences=True, input_shape=(X_train.shape[1], 1))) model.add(LSTM(50)) model.add(Dense(1)) model.compile(optimizer='adam', loss='mean_squared_error') history =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epochs=epochs, batch_size=batch_size, validation_split=0.2, verbose=1) return model, history # 步骤4: 预测 def make_predictions(model, X_test, scaler): """使用测试集进行预测并反归一化""" predictions = model.predict(X_test) predictions = scaler.inverse_transform(predictions.reshape(-1, 1)).flatten() return predictions # 步骤5: 可视化结果 def visualize_results(data, predictions, look_back=60): """绘制实际值和预测值对比图""" test_data = data.iloc[look_back + int(0.8 * len(data)):] test_data = test_data.assign(Predicted=pd.Series(predictions, index=test_data.index)) plt.figure(figsize=(12, 6)) plt.plot(test_data['Date'], test_data['Close'], label='Actual Price', color='blue') plt.plot(test_data['Date'], test_data['Predicted'], label='Predicted Price', color='red', linestyle='--') plt.title('LSTM Model for Stock Close Price Prediction') plt.xlabel('Date') plt.ylabel('Price') plt.legend() plt.grid(True) plt.show() # 主函数:整合所有步骤 if __name__ == "__main__": # 数据生成 data = generate_data(num_points=1000) # 数据预处理 X_train, y_train, X_test, y_test, scaler = preprocess_data(data) # 模型构建与训练 model, history = build_and_train_lstm(X_train, y_train, epochs=50) # 预测 predictions = make_predictions(model, X_test, scaler) # 可视化 visualize_results(data, predictions) ``` ### 文章:基于LSTM模型的股票收盘价预测全流程实践 #### 引言 时间序列预测在金融领域至关重要,例如股票收盘价预测可帮助投资者制定决策。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因其捕捉长期依赖的能力,在时间序列建模中表现优异(如引用[1]所示)。本文将通过一个完整的Python实现,详细讲解从数据生成、LSTM模型构建、训练、预测到可视化的全流程。代码使用TensorFlow框架,适用于初学者快速上手,并可扩展至真实数据集(如引用[2]中提到的期货价格数据采集)。整套流程基于模拟数据,但方法可直接应用于实际场景[^1][^2]。 #### 1. 数据生成 数据生成是预测任务的起点。在金融预测中,高质量数据是模型准确性的基石。本文使用模拟方法生成股票收盘价序列(见代码中的`generate_data`函数):通过随机游走创建一个包含1000个点的序列,起始点为100,每日波动服从正态分布。这模拟了真实市场的随机性(引用[4]中提及数据采集需从API接口获取,但本示例简化处理)。生成的数据格式包含日期和收盘价列,便于后续处理。实际应用中,可替换为Tushare Pro等API获取历史数据[^4]。 #### 2. LSTM模型构建与训练 LSTM模型构建的核心在于处理时间序列的结构化输入(见代码的`build_and_train_lstm`函数)。步骤包括: - **模型结构**:采用双层LSTM架构(每层50个单元),初始层设置`return_sequences=True`以保留时间步信息,输出层为全连接层。这种设计能有效学习长期模式(引用[1]强调LSTM在股票预测中的适用性)。 - **训练过程**:使用Adam优化器和均方误差(MSE)损失函数,训练50个epoch(批量大小32)。训练中分割20%数据作为验证集,以监控过拟合(引用[2]提到模型需超参数调优)。训练历史(如loss曲线)可用于分析收敛性。 训练完成后,模型能捕捉时间序列的趋势和波动(引用[3]中LSTM用于弹幕情感分析类似,但本文聚焦数值预测)[^1][^3]。 #### 3. 预测 预测阶段使用测试集评估模型性能(见代码的`make_predictions`函数)。首先,模型输出归一化后的预测值,然后通过反归一化(使用`scaler.inverse_transform`)还原为原始价格尺度。这确保了预测结果的可解释性(引用[4]评估指标如MAE、MSE可用于量化精度)。在本例中,预测结果显示实际值和预测值的偏差,为进一步优化提供依据[^4]。 #### 4. 可视化 可视化是结果呈现的关键步骤(见代码的`visualize_results`函数)。使用Matplotlib绘制实际收盘价(蓝色线)与预测值(红色虚线)的对比图。图表包括标题、坐标轴标签和图例,便于直观分析模型表现(引用[5]提到可视化方法如ECharts可实现交互式展示,但本示例使用静态图)。可视化不仅验证模型准确性,还助于发现潜在问题(如滞后偏差)[^5]。 #### 结论 本文通过Python代码实现了LSTM模型在股票收盘价预测的全流程:从数据生成、模型构建与训练、预测到可视化。该方法高效、易扩展,可直接应用于真实金融数据(如引用[2]的期货预测)。未来优化包括引入更多特征(如新闻情绪数据)或结合强化学习(引用[4]的GRPO框架)。本实践为时间序列预测提供了基础模板,用户可基于代码修改适应具体场景[^1][^2][^4]。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比特量化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