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总结 - 2018.2

2018/11/8补
建议想做大数据以及可视化的可以从Kaggle入门


前两天美赛结束,打完算是最后一次建模……
感觉蛮神奇的,两次校赛一次国赛两次美赛,一开始也没想到会做这么久。
稍微总结一下写一下自己的感受……其实也并没有很好的成绩2333(如果不是拿过一堆参赛奖早就功成身退了也不会参加那么多比赛)算不上经验。
如果有不合适的见解欢迎指出。而且都是基于自己的经历,所以可能比较片面。

关于建模:

数学建模,不是场景建模(X
感觉水了几次之后和一开始对建模的感觉还是有所变化的……
官方一点的除了国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赛(COMAP)还有小美赛APMCM深圳杯啥的。
今年有一个什么比赛来着主办方跑路了然后奖项靠随机数取的,所以要参加比赛建议参加正规一点的……其实我觉得国赛美赛半年一次已经很伤肝了啊!(这大概就是老年人吧)
其实有参加一次深圳杯的想法,因为深圳杯的时间线比较长还有答辩,我感觉是一种不一样的操作……但是感觉也没这个时间了。

主要讲国赛和美赛(其他我也不会咯)

美赛分MCM和ICM,对数学知识的要求会有不同(但感觉这次的题(2018美赛)只有A要求比较高)。国赛和美赛很能感受到中外文化的差距。

  • 美国的话数据基本是全面公开的,而国内要找数据什么的会非常的困难。这就意味着国赛会比较少政策类的题目。
  • 美赛很多地方是自圆其说,国赛要求一个标准答案。蛮多专业社科什么的会参加美赛,不过参加国赛的会相对少一点。
  • 国赛在往开放性走(我
热防护服是高温环境工作人群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多层热防护织物内部传热规律进行研究,建立防护服装内部的热传递模型,从而解决外界环境温度一定时,防护服各层随时间变化的温度分布问题和各层织物材料的最优厚度问题。 假人处于恒高温环境中,不考虑防护服织物的边缘热量损失,且人体和防护服的空气间隔很小,忽略空气的自然对流,只考虑热传导;故可以把织物视为导热多层平面,且属于非稳态导热过程。建立“高温环境-防护服-假人体表”系统;由傅里叶定律描述导热速率,将温度的变化转是能量传递的结果,将其看作电磁波的辐射和介质中对电磁波的传输问题。 防护服中的温度分布由时间和防护服与外界热源相对位置二者共同决定的二元函数,因为二元偏微分方程的解析解无法精确求出,所以对时间进行离散化分析,分析以一秒为单位时间的温度变化与位置的关系,从而对问题进行简化。 针对问题一,将各层的导热过程抽象简化处理转换为平板中非稳态导热过程,在平板厚度的四周绝热良好时,从传热的角度上将问题简化为一个一维传热问题;从假人皮肤外侧的温度变化入手,根据热量的流向和生热情况从第Ⅳ层、第III层、第Ⅱ层、第Ⅰ层反向递出和外界环境温度的关系,引入能温转换系数,建立假人皮肤外侧温度变化和外界温度的等式关系,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法设计程序,求出每一阶段的温度分布平差之后的结果,从而得到温度分布。 针对问题二,考虑在一小时内该系统温度变化,用时间限制与温度阈值限制作为约束条件的规划问题,沿用离散化分析手段,由假人体表温度逆防护服第Ⅱ层厚度的表达式,建立其与外界温度的关系,并寻求满足条件下的最优解。 针对问题三,考虑在给定半小时时间内该系统温度变化,添加更多的约束条件,对问题二中的求解模型进行进一步优化,利用lingo寻找第Ⅱ、Ⅳ层厚度的最优解,并沿用前问中离散化分析手段,由假人体表温度逆防护服相关设计参数。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