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标识分离架构中地址解析的新型安全协议
1. 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其路由和寻址系统面临着诸多扩展性挑战。为应对这些问题,出现了一些新的方案,如采用标识符/位置分离概念的方案,其中定位器/标识符分离协议(LISP)备受关注。
LISP 具有很大的潜力,它不仅能解决寻址和路由问题,还能考虑安全、服务质量、多播和移动性等问题,并且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和部分实现。本文聚焦于 LISP 协议的安全性,特别是地址解析阶段的安全问题。
LISP 中,终端系统(主机)使用的 IP 地址不变,这些地址被称为端点标识符(EIDs),而网关路由器或支持 LISP 的路由器的 IP 地址称为路由定位器(RLOCs)。为了将主机的 EIDs 映射到权威的 RLOC,LISP 有一个映射或地址解析系统,包括映射服务器(MS)和分布式数据库,其功能分为注册阶段和地址解析阶段。
2. 相关工作
2.1 LISP 概述
LISP 环境包含三个主要组件:
- LISP 站点(EID 空间) :代表客户终端站点,EID 空间的 IP 地址不向非 LISP 站点通告,而是发布到 LISP 映射系统进行 EID 到 RLOC 的映射。该空间有两种路由器,即入口隧道路由器(ITRs)和出口隧道路由器(ETRs)。
- 非 LISP 站点(RLOC 空间) :代表当前使用 IP 地址进行路由的站点。
- LISP 映射系统 :由映射服务器(MS)和全球分布式数据库组成,存储所有已知的 EID 前缀到 RLOC
LISP协议地址解析的新型AKA安全协议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9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