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状态的规划:从STRIPS到情境演算
1. 引言
规划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子学科,旨在通过一系列行动将给定状态转变为满足预定义目标的状态。这一过程涉及算法的形式化、实现和评估。在这一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用于表示规划领域和问题的语言——标准STRIPS语言,讨论其扩展版本,并探讨情境演算作为一种替代的语言形式。
2. 标准STRIPS语言
2.1 基本概念和符号
STRIPS(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 Problem Solver)最初由Fikes和尼尔森(1971年)提出,至今仍在使用,尽管有些修改或扩展。STRIPS的主要优点在于其强大的表达能力(主要得益于所谓的封闭世界假设),同时允许高效的规划算法。
STRIPS语言用于描述规划问题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和操作符。每个操作符都有预条件和效果。以下是STRIPS语言的基本符号:
- 初始状态 :描述问题的起始状态。
- 目标状态 :描述希望达到的状态。
- 操作符 :描述可以执行的动作,包括预条件和效果。
2.1.1 积木世界示例
让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积木世界示例来理解STRIPS语言。这个世界由四个不同的积木A、B、C和D组成。每个世界的状态可以通过以下关系来描述:
-
ontable(A):积木A在桌子上。 -
基于状态的规划:从STRIPS到情境演算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5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