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视觉中的形状描述技术:链码与傅里叶描述符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准确描述和识别图像中的形状是一项关键任务。本文将深入探讨两种重要的形状描述技术:链码和傅里叶描述符,介绍它们的原理、特点以及实际应用中的相关问题。
1. 连通性与链码
在图像分析中,连通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用于描述像素之间的连接关系。主要有 4 - 连通性和 8 - 连通性两种类型。
- 4 - 连通性 :4 - 连通性会形成阶梯状边界。在 4 - 连通性中,一个像素与其上、下、左、右四个相邻像素相连。
- 8 - 连通性 :8 - 连通性则会形成由邻域角点构成的对角线。在 8 - 连通性中,一个像素与其上、下、左、右、左上、右上、左下、右下八个相邻像素相连。
例如,在图 7.2B 中形成区域的所有像素具有 4 - 连通性,而图 7.2C 中的像素具有 8 - 连通性,这与边界中的像素情况互补。
1.1 链码的基本原理
链码是一种用于表示图像轮廓的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存储连续像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具体来说,给定一个完整的边界(即一组相连的点),从一个像素开始,需要确定下一个像素所在的方向。下一个像素是主要罗盘方向上的相邻点之一,链码通过连接指定下一个像素方向的数字形成。
例如,对于图 7.2A 中的示例区域,其 4 - 连通性的链码确定方式如下:从起始点到下一个点的方向是南(代码为 2),所以描述该形状的链码的第一个元素是 2;从点 P1 到下一个点 P2 的方向是东(代码为 1),所以代码的下一个元素是 1;依此类推,直到 P23 向东连接到起始点,代码的最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